德國妥協 歐盟共識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
曾惠敏/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盟29日凌晨就更嚴格的氣候政策達成協議,因為德國在最後關頭妥協,各國將從2035年起實現「新車零碳排」的目標,也等同將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燃油車,未來的主流市場將走向電動車。
歷經長達16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歐盟國家29日凌晨終於達成共識,向綠色新政邁進一大步。
歐盟氣候政策主席提孟思:「我們希望車輛達到零碳排,我們希望2050年能達到碳中和,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必須在交通和移動上做出更多努力,我們必須大幅減少碳排。」
歐盟去年提出計畫,將以1990年為基準,在2030年以前,減少5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希望能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各國在本次會議中同意,新車在2030年之前碳排標準必須降低50%到55%;2035年起必須完全零碳排,等於屆時將禁止販售、使用燃油車,改以電動車取代。
法國能源轉型部長魯納歇爾表示,「歐盟成員國,包括法國,已經制定了一些措施,幫助家庭獲得使用潔淨能源的車輛,而這些規定將在2026年逐步提出。」
除了為新車碳排設限,歐盟也同意創立社會氣候基金,改革碳排交易體系,希望讓減排之路能夠順利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汽車大國德國作出妥協,但要求油電混合車如果能實現零碳排,仍可在2035年之後繼續銷售。對此,歐盟表示,將會對這類車輛進行評估。然而有環保團體卻對歐盟作法持保留態度,認為2035年才禁止燃油車為時已晚,無法達成將全球暖化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