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全球百年增攝氏1.2度 未來熱浪頻率恐上升

全球熱浪越來越嚴重,氣候危機使得熱浪更熱、更頻繁,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自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約攝氏1.2度,而禍首是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氣體排放。

巴基斯坦過去幾個月來,在熱浪的烘烤下,這個星期氣溫一度飆到攝氏49度,而百姓生活離不開中暑、腹瀉、嘔吐跟脫水。賈科巴巴德磚窯工人巴卡說,「工作中,我們的手跟腳會被燒傷,甚至有毒氣體也損害我們的健康。」

東南部信德省城市賈科巴巴德,整個6月份的氣溫一直維持在攝氏47到49度間。不只南亞,美國、歐洲部分地區也遭熱浪侵襲。義大利首都羅馬的氣溫也直逼攝氏40度,巴爾幹半島也成為大烤爐,而中國新疆部分地區,高溫已飆破攝氏44度,上海也衝破35度C。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報告,過去100年裡,世界各地熱浪變得更熱、發生更頻繁,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大約上升攝氏1.2度。IPCC還明確指出,大氣中的額外熱度,主要是由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氣體排放所導致,而持續的高溫,也嚴重威脅民眾健康。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急診室醫師拉馬達尼說,「大多是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與有肺部疾病的病患,他們受到室外溫度的不利影響。」

大氣中多出來的熱,約有9成被海洋吸收,變暖的水域已導致珊瑚白化;水溫更高,會降低氧氣含量,而這正是海洋生物所需,一些海洋生態系統出現壓力。

研究顯示,2021年西北太平洋熱浪,有數百萬海洋動物的死因跟極端氣候有關。此外,冰川融化、能源與交通基礎設施,作物、牲畜均因高溫耗損,進而影響到糧食跟生計。

根據獨立科學分析工具「氣候行動追蹤」,目前在各國承諾的減排行動下,到本世紀末,世界平均升溫2.7度;而在升溫2度的情況下,過去每10年發生1次的熱浪將每2年就發生1次,如果人類減碳減排失敗,全球平均增溫到攝氏4度,則每50年或每10年才會發生1次的超級熱浪,恐怕將成為每年報到的常態。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