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特殊選才不看學測成績、學習歷程 補教業看準商機插旗
林曉慧 陳柏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多元入學在107學年度起正式納入特殊選才,雖然教育部明訂招生僅佔全國招生名額的1.5%,但因不看學測成績,不看學習歷程,有補習班看準商機插旗。但特殊專才就算補得來,大學能否識別才是關鍵。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陸續放榜,不少高三生已成大學準新生,但在年初,少數高中生更早被大學錄取,他們走的是特殊選才管道。
新北市立光復高中校長吳宗珉指出,「(學生)上的是海洋大學海洋法政學系,這個孩子性向很明確,有這種特殊的系,他們很早就鎖定。」
對某個領域的性向很明確,有特殊表現,其他學科還行甚或不行,特殊選才提供一條路。教育部明訂,特殊選才只能占全國招生的1.5%,110學年核定1453個名額,占1.37%。只是不用考學測,不看學習歷程,有補習班看中商機,近期開辦特選班和營隊。大學端言明,專業知能和技術補或許補的出來,面試時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或長期投入,騙不了人。
清大副校長戴念華表示,「從他的回應就能夠掌握,這個學生他到底(是不是)像他所寫的那麼的偏才,進來的學生都還是有點特別啦。」
26日瀏覽業者粉專,相關廣告下架,還有道歉啟事強調,特選不該被濫用成機構的升學宗旨,今後不再推出任何課程。清大認為,不管是補習,還是經學校輔導採取特殊選才,關鍵就在大學把關,以清大為例,比照美國史丹福大學,兩階段書審,第三階段面試,委員會開會確認。這麼多年下來,沒收過一模一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