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猴痘原匡列20人減為9人  健康監測至7/14

國內出現首例猴痘個案,是一名從德國返台的25歲男性,由台南市衛生局通報,目前已收治在負壓隔離病房。由於他先後前往台南一間診所和高雄某醫院看病、採檢,原本匡列20人隔離,依今日公布指引重新檢視後,減列為9位。目前皆無症狀,預計健康監測到7月14日。

國內首例猴痘個案出現在台南,市長黃偉哲強調,接觸範圍已清消、匡列接觸者隔離,要努力阻止本土案例發生。

台南市長黃偉哲說:「是屬於境外移入,大家不用過度驚慌,但是保持社交距離是有必要的,不僅可以防止Omicron,也防止猴痘。」

猴痘感染後症狀,包括皮膚出現斑疹、丘疹、水泡等病灶,還有發燒、畏寒或寒顫,以及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極度倦怠等狀況。

這名25歲確診男性個案是從德國返台,居家檢疫結束後出現症狀,先是到台南一間診所就醫,因為症狀未改善到高雄某醫院看病、採檢而確診。密切接觸者匡列9人,其中高雄3人,台南6人中有3位是家人。

台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林曉玫說明,「匡列密切接觸者共6人,包括家人、醫療相關人員,目前均無症狀,將由衛生單位進行健康關懷,預計健康監測至7/14。」

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表示,「經疫調,個案於就醫時,戶外診療站有3名醫護,皆身著完整防護裝備,評估應該沒有感染風險。目前持續匡列,追蹤健康狀況並沒有異常。」

首例猴痘個案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相關症狀已有改善,匡列接觸者健康監測至7月14日。衛生單位也提醒,猴痘傳播對象有侷限性,直接接觸、食用感染動物或密切接觸感染者都有可能被傳染,務必做好平日防疫作為,不需要過度恐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