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酷刑受害者 NGO籲立法讓酷刑歸零

6月26日是支持酷刑受害者國際日,不過,台灣目前尚未立法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民團今天呼籲讓酷刑歸零,盡速完成法案立法。而酷刑受害者蘇建和指出,台灣目前沒有協助酷刑受害者的機制,讓他至今仍飽受酷刑陰影之苦,無法平復。

高喊口號,民團呼籲讓酷刑歸零,政府應盡速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台灣過去歷經威權統治,政府對政治異議份子和人權捍衛者施加酷刑,這樣的不當對待,並沒有因為解除戒嚴而消失,酷刑受害者蘇建和,1991年因死刑案遭刑求逼供,在2012年獲得判無罪定讞,但台灣目前沒有協助酷刑受害者的機制,讓蘇建和身心至今無法平復。

酷刑受害者蘇建和說,「我還要不斷的為我被刑求這件事情去解釋,然後呢我沒有辦法好好回歸我的正常人生。」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表示,「根據行政院送給立法院的,這個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草案的第5條,要成立一個國家防範酷刑的機制。」

1名看護移工去年8月倒垃圾,卻被警方不當盤查上銬,司改會指出,不人道的待遇就視為酷刑,因此,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的立法至關重要,法案明訂包括警察、檢察官、監獄管理員,都不能對嫌疑人或受刑人施加酷刑。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則認為,死刑也是酷刑該一同歸零。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死刑就是一個酷刑,早就應該是台灣有義務要遵守的一個人權價值。」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黃嵩立也表示,「即便是動搖國本,即便天會塌下來,政府都不可以主動地對人民施加酷刑。」

針對行政院5月公佈國家人權行動計畫,承諾將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列為優先法案通過,民團強調,會嚴格檢視政府進度,國家人權委員會則回應,去年已啟動國家防制酷刑機制訪視試行計畫,總計訪談301人,期許草案儘早審議通過,與國際人權規範接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