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最佳機場排名下滑30名 王國材:會就結果檢討改善

國際航空評比機構在日前公布最新全球最佳百大機場排名,而桃園機場從之前的37名下滑到67名,大幅落後日本、韓國還有香港。而交通部表示,這個評比機構,是以外籍旅客的入境填寫問卷,做為調查,研判是去年疫情期間旅客流失,導致樣本數不足,不過仍會就評比的結果來檢討改善。

旅客拉著行李,在報到櫃台辦理手續,隨著邊境逐漸鬆綁,入出境旅客慢慢回流。不過,有旅客從國外飛回桃園機場時,遇到了服務不佳的負面感受。

旅客說,「進來的時候那個唾液的(篩檢),我覺得他們態度蠻不好的,我們真的就是要吐(採檢),所以也沒有戴口罩就這樣拿下來,他就說,口罩戴起來。」也有旅客說,「這2年來的入出境都限制非常多,所以根本沒什麼人,但是反而在入境的時候拖的時間很長。」

旅客,「我們不錯啦,還可以,中上啦。」也有旅客給桃園機場鼓勵,覺得整體水準還有中上等級。不過,根據國際航空評比機構日前公布的世界百大機場排名,桃園機場從去年的37名滑落到今年的第67名,反觀鄰近日本,東京羽田、東京成田、大阪關西,3個機場都在前10名,而第1名則是卡達的哈馬德機場,連續2年拿下全球最佳機場。

對於桃機排名一口氣下滑30名,航空專家分析,因為入境旅客人數也是評比項目之一,疫情期間我國管制邊境相對嚴格,加上過去桃園機場硬體發展,也一直落後鄰近的新加玻與日韓,短時間,還無法追上。

航發協會執行長廖玲惠表示,「我們現在還是傳統的做法,但是以像新加坡在這方面,運用科技的這個機場的設施來講,我們跟周邊的可能還沒有比得上,還沒有跟上。」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現在的這些評比我們當然就它評比的部分會做一些檢討,但是我們整個的服務也不打折,現在主要還是在於整個旅客量不夠的樣本的問題。」

機場公司則回應,我國因嚴管邊境,去年機場出入境旅客量僅有90.9萬人次,加上檢疫流程管制嚴格也直接影響旅客滿意度,儘管疫情重創桃園機場營運,但會持續進行設備優化,包括行李輸送系統、跑道鋪面、全部空橋汰換,都會在今年底完成。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