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百年歷史的台中舊火車站,經過規劃成為鐵道文化園區,露天陳列了3款不同時期的火車。有民眾發現,自強號車廂尾燈已經被破壞了,鐵道文史團體建議,應該適當隔絕避免損壞,但園區業者表示,受限車站本身是國定古蹟,該怎麼維護還要評估。
銀白車身的光華號,還有台灣第一款的自強號EMU100,重現在台中舊火車站的鐵道上,吸引鐵道迷朝聖拍照,還可以直接進到光華號車廂,讓民眾體驗當時搭車的感受。但仔細一看,自強號車廂的尾燈少了一個,車輛也露天展示,鐵道迷說看了很心疼。
有民眾說,「畢竟(車廂)這是鐵皮外露,那還有舊火車站的建築體,也是有可能(鏽蝕損壞)。」也有民眾表示,「保存本來就是不容易,因為本身這些車子都很舊了,但是至少先一步一步來,要慢慢做。」
台中鐵路高架化後,原有的台中舊火車站,以BOT的方式規劃,成為鐵道文化園區。園方向台鐵購進3款台灣具有代表性的火車陳列。但文史團體憂心,民眾近距離接觸車廂加上日曬雨淋,車輛保存是個大難題。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長劉宥緯說,「靜態保存的時候,如果露天保存可能不管風吹、日曬或雨打、雨淋,以保存來講,可能會比較費力一點,那當然如果說,有個棚子可以稍微遮一下,這樣會比較好一點。」
而園方表示,會以這樣的保存方式,是要重現列車停靠在,台中舊火車站時的樣貌。而台中舊火車站為國定古蹟,包括月台以及遮雨棚都是劃定範圍,都受到文資法保護。
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企劃副理賴珮如表示,「古蹟的部分,必須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的規範,有關於任何古蹟相關的開發、建設,或是任何規劃,其實都必須經過文資法的審查。」
園方表示,由於皆屬國定古蹟的範圍內,並非可以任意加蓋或增加頂棚,除了加派人手巡查勸導,也會定時維護車廂外觀,以及多元化運用,達到活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