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奕軍,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美中台關係、數位文化、風險管理,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
成立於2014年的歐亞經濟聯盟是以俄羅斯為首的後蘇聯國家重要經濟聯盟,成員國包括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等5國。2015年,俄羅斯領銜與中國簽署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合作聯合聲明。
《南華早報》指出,根據聲明,聯盟與中國同意在海關、貿易、智慧產權、電子商務和政府採購等13個領域加強合作,簽署的重要目的,竟是讓聯盟國不必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選邊站。
然而,近期歐亞經濟聯盟當地大型中企紛傳合作生變,例如華為暫停承接新訂單並且要求部分俄羅斯員工休假,中石化暫停與俄羅斯天然氣化工廠計畫磋商。5月底,至少有5家中企暫停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的北極液化天然氣工程。
多家中企突然同時停止與歐亞經濟聯盟的一帶一路重大工程,原因不明,是否因為擔憂歐美進行次級制裁?擔憂合作前景複雜化?歐亞經濟聯盟並不穩定?或者出自一帶一路內部因素?不免啟人疑竇。
俄烏戰爭「截斷」一帶一路
另外,從中國穿過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並進入歐盟的一條中歐班列路線停運,中歐班列受到中國政府大量補貼,被中共視為將中國貨物經由歐亞經濟聯盟運往歐洲的重要路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高級研究員史特龍斯基(Paul Stronski)表示,俄烏戰爭之後中國生產商與歐洲供應商對此路線高度謹慎,主因這些企業考慮制裁與聲譽風險,甚至擔心貨物被俄羅斯強行扣留。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中心主任尼古拉絲(Françoise Nicolas)4月於《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專訪也指出,中國和歐洲之間經由哈薩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鐵路貨運航線受到嚴重影響,此航線有70多條路線,大多經過俄羅斯領土,去年運量顯示對中國與歐洲雙方貿易都相當重要。然而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路線已經封鎖,加上歐盟對俄羅斯制裁,以及擔憂俄羅斯出現亂局,許多企業退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運輸路線。
尼古拉絲認為,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世人質疑中國的聲譽,對於一帶一路在歐洲的負面影響,比中歐班列中斷的損失更嚴重,一帶一路不只涉及基礎建設,還涉及政治影響力,這方面中國會有更多麻煩,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將會弱化。
中企在俄羅斯的部分一帶一路投資計劃,近期也傳出惡意關閉,相關企業不僅人去樓空,連招牌都被拆光。
4月16日《自由歐洲電台》報導,中國允諾在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投資數十億美元,以建造新購物中心、農業企業以及建築材料工廠,其中一項在當地小鎮錫拜(Sibay)的水泥廠投資計畫自2017年提出,承諾投資1.54億美元、創造200個新工作,卻只停留在紙上談兵,《自由歐洲電台》近期查訪發現主事的中國四川君和環保公司在錫拜的辦事處已經關閉,招牌也被拆除。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新聞服務和訊息部副部長莫札加里夫(Airat Murzagaleev)坦承中國該項投資計劃目前已被擱置,但歸咎於疫情。
《美國之音》亦於4月15日報導,由於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大多要經過俄羅斯,這些鐵路交通受到俄烏戰爭直接衝擊,連帶影響多國質疑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之前景。歐洲智庫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全球基礎設施和中國外交政策研究員馬德爾(Jacob Mardell)表示,如今烏克蘭的一帶一路建設基本上已經不被討論,甚至中國也可能沒興趣繼續在經濟遭到摧殘的烏克蘭投資。
烏克蘭對一帶一路極為重要
烏克蘭原是中國一帶一路通往歐洲的橋頭堡,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啟動一帶一路時,預定路線已經劃越烏克蘭國境,對俄中兩國友好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當年底訪問北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友好合作條約》以及《中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準備積極參與一帶一路。
約莫2017年烏克蘭積極歡迎中國投資基礎建設,截至2019年底中國企業在烏克蘭直接投資達到1.5億美元。2020年烏克蘭與中國簽署金融和基礎建設合作協議,並於當年底正式加入一帶一路。
近年中國曾經藉由一帶一路重金投資烏克蘭基礎建設,舉其大者,例如,2016年中國最大糧油食品央企「中糧集團」在南部海港尼古拉耶夫(Mykolaiv)耗資7500萬美元興建糧油轉運碼頭;2017年中國太平洋建設公司進行基輔地鐵計畫;2018年承接黑海主要港口清淤疏浚工程;2019年華為進行基輔地鐵4G網路計畫;2020年華為進行烏克蘭網路安全改善計畫;2021年風電巨頭龍源電力集團在尤日內市(Yuzhne)的大型風力發電廠竣工運轉。
在烏中兩國密切合作之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燕曾於2018年發表文章,內容凸顯中共決策圈對於烏克蘭結合一帶一路具備高度戰略價值的看法。李燕認為烏克蘭位於歐洲中心地緣優越,是歐洲糧倉,並且繼承前蘇聯軍工與製造業基礎,對於中國發展相關產業相當重要。
如今涉及烏克蘭的一帶一路投資與建設近乎全滅,對一帶一路的破壞遠超過烏克蘭區域,就連俄羅斯區域也遭到波及,幾乎了無生機。近期中企陸續退出原本高調的相關計劃,恐怕只是骨牌效應的開端,一帶一路的前景已經不容樂觀。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