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濁水溪出海口揚塵 打造生態基地供民眾休憩

王威雄/雲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濁水溪出海口長久以來因為缺乏植被,每年東北風季節常引起沙塵,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生活,為了解決揚塵問題,第四河川局與雲林縣府聯合治理,以水覆蓋、綠覆蓋等工法改善環境,現在甚至成為野鳥樂園,目前四河局將再斥資4700萬元結合地方創生打造成生態基地,讓民眾能到此遊憩。

濁水溪出海口有20多個水井供應水源加強綠覆蓋、水覆蓋,讓原本一片沙洲已變成綠地,改善濁水溪揚塵情況,經過這幾年揚塵治理,雲林縣全年揚塵事件日從2017年59天,降至去年6天,今年至目前只有1天。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表示,「我們所有用的土方,通通來自於濁水溪裡面河中島,本來會風吹沙的河中島,我們把這河中島的沙用來囤基地,這樣能一兼二顧,除了解決揚塵問題,也是節能減碳做法。」

四河局表示,改善揚塵後現在進一步展開綠美化工程,將斥資4700多萬,針對許厝寮堤段總面積20公頃,結合地方創生,打造休閒廣場、觀夕陽平台等,成為新的生態基地。

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我們是在中央分工下面,他們負責地方內的治本,我們負責應變,還有一些緊急作為,比如說三仙膠或者是現在實施的生物膠部,就是由縣政府這邊來努力的。」

雲林縣府表示,為改善困擾多年沿海風飛沙問題,縣府與四河局共同規畫,將濁水溪各河段因地制宜,以不同工法改善揚塵,而四河局也說,未來這裡還會種植6000棵樹木,成為濁水溪生態基地提供民眾休憩場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