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卡車司機發動大罷工 產業、供應鏈損失大
長達8天的大罷工,經過5次協商,南韓國土交通部這個星期終於同意,延長現行的貨運運費體系中,保障最低薪資等條件,也讓這場嚴重癱瘓南韓供應鏈的罷工行動落幕,卡車司機們也重返崗位。
南韓卡車司機工會代表金泰永表示,「我們跟政府也同意,持續針對擴大納入保障最低薪資的產品項目進行討論,我們也歡迎政府繼續實施安全運費制度的決定。」
南韓的安全運費制度,也就是保障最低工資,最主要就是在保障貨運司機獲得合理薪資的權利,防止司機疲勞駕駛,超載與超速,2020年上路,原訂實施3年,預定在今年12月到期,相關工會發動罷工來爭取延長。
這次是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上任後,面臨的首起罷工抗議,貨車司機工會6月7日發起串聯罷工,強調油價燃料價格上漲導致運輸成本上升、收入減少,物流也被迫超載,卡車司機工會希望政府能廢除安全運費制度的期限,保障司機能至少領到最低工資。
南韓示威領導人權彌鄭說:「在南韓,卡車司機必須支出超過一半的收入在燃料上,才能繼續他們的工作,這種制度無法對生計提供保障。」

這次罷工至少超過7000名貨車司機加入,導致港口跟工業中心物流癱瘓,各地貨品運送也受阻,估計8天的罷工,導致南韓關鍵的供應鏈,包括鋼鐵、石化、水泥、汽車都嚴重受影響,估計經濟損失達到2.5兆韓元,折合將近600億台幣,就連三星電子在中國的半導體生產也受影響,南韓政府更一度派出軍隊來頂替運輸工作。由於政府一拒絕讓步,讓卡車司機們堅持罷工的態度相當堅決。
南韓卡車司機說:「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在要求被接受之前,我們不會停止罷工,我們一開始就退讓,犧牲我們的權益。」
另一名南韓卡車司機也提到,「我們很多人一天工作17個小時,完全沒時間休息。這個我們可以忍受,但勞動力的付出卻沒有正比的回報,而且還一點一滴縮短我們的壽命。」
南韓貨運工會要求將保障最低薪資制度的適用對象,從目前的集裝箱運輸和水泥運輸車,擴大到整個運輸產業。南韓國土交通部這次的讓步,除了答應延長最低薪資保障外3年外,還將針對司機的燃料進行補貼,防止油價無預警的飆升,但工會最終目的是要政府廢除最低薪資保障的期限。
南韓卡車司機團結聯盟領袖李邦洙說:「卡車司機團結聯盟將不會在我們的工作場域與國會停止奮鬥,直到廢除最低薪資保障制度的落日條款,在國會通過為止,同時將制度擴大所有貨運司機、所有卡車跟貨物。」
儘管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平安度過這次上任後首次重大的經濟挑戰,但由這次卡車司機的罷工行動造成的重大損失,也凸顯南韓供應鏈的脆弱,以及經濟高度仰賴出口的弱點,除非國會加強立法,否則難保類似事件不會再重演,甚至可能威脅全球因為新冠疫情已經相當不穩定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