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新變異株傳染力高 醫籲儘速打第4劑降重症
薛宜家 林志堅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因應近期新冠肺炎的Omicron變異株BA.4、BA.5已經在國際蔓延,日本研究更顯示,這些變異株在動物實驗的發炎指數更高。指揮中心坦言變異株遲早會來到台灣,醫界也呼籲儘快讓國人施打第4劑,雖然不一定能夠防堵突破性感染,但可以降低重症率。
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國內已有4萬6千多人完成第4劑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目前國內僅開放醫事人員和6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4劑疫苗,但因應國外因Omicron變異株出現,部分國家疫情再起,醫師分析變異株更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儘管目前的疫苗針對變異株保護力下降,但施打第4劑仍可降低重症。
醫師姜冠宇表示,「如果說BA.4、BA.5還是造成台灣社區很大的流行的話,會變成說我們可能舊的疫苗先拿來當成第4劑來用。」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指出,「BA.4、BA.5主要的優勢在於它比較不怕原來的抗體,所以原來如果打疫苗或自然感染的人,碰到BA.4、BA.5,你容易再次突破性感染。」
專家不諱言,若是年底前能接種次世代疫苗,當然對於目前流行變異株 會有更好保護力,否則也只能先施打原有疫苗。對此指揮中心表示,不斷有疫苗公司在發展新的次世代疫苗,都會持續關注並列入採購計畫當中,但對於專家建議秋冬前開放全民打第4劑,目前指揮中心還未有相關規劃。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目前我們ACIP的委員會還是維持現在開放第4劑的一個標準。」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分子學程助理教授龔于農認為,「其實蠻多人才剛接種第3劑,國外甚至有 已經出現一些針對Omicron的疫苗,所以我覺得疫苗部分可以再等等。」
專家認為,目前國際上對於Omicron最新變異株都還在流行病學的討論階段,傳染力和致病力都還要再觀察,但隨著國門逐漸打開,未來一定會再有第2波第3波流行,施打疫苗固然是重要防疫手段,但是還是要回歸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基本防疫措施來降低傳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