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60元幸福餐盒雙北今日開賣 每日限量1千份

全球的饑餓問題嚴重,為了達到零飢餓目標,農委會先在雙北等地推行幸福餐盒,只要60元銅板價就能買到鯖魚便當,每天限量1千份,希望能減輕年輕受薪階級以及弱勢族群負擔。開賣第一天買氣很搶手,不過有食物銀行認為,數量、販售區域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成效。

飯盒裝滿配菜,剛出爐的現烤鯖魚直接鋪上,看了讓人食指大動。農委會推出60元幸福餐盒,每天限量1千份,13日開賣第一天光在其中一據點,短短一小時賣出超過400份。

民眾林小姐表示,「現在一個便當都要就是破百,這個相對比較便宜一點。」

民眾王小姐則說,「現在便當很貴,鯖魚便當應該要160元了吧,就是如果看到這個,是誰都會想買。」

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指出,「面對通膨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平價但是更營養的選擇。今天的主菜是台灣鯖魚,當然我們的配菜也至少有3樣青菜,每天都會做變化。」

便當只要銅板價,買氣強強滾,工作人員忙翻天加緊趕工備料,把鯖魚解凍分類、蔬菜切絲,使用的還全都是台灣在地食材,就是為了幫助國內農漁民,更和庇護工廠合作,讓他們即使受疫情衝擊,還能繼續生存。

糕菲庇護工場主廚林東立回應,「疫情的部分我們的營收變少了,他們可能就會有無薪假的部分。這次的幸福餐盒提供了我們很多的工作機會,讓小朋友可以有一個工作。」

原來受到烏俄戰爭、物價上漲等多重影響,全球的飢餓問題持續惡化,為了落實零飢餓目標,農委會才會先從雙北開始推出平價便當,希望減輕年輕受薪階級以及弱勢族群負擔,只是這樣的販賣模式是否真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民眾?

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理事長方荷生指出,「量是不夠,我覺得主要照顧到周邊吧,真的庇護工場周邊這些人會照顧到,其他的沒有辦法吧。」

不只幸福餐盒有限制數量,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也說,價格沒有非常親民,而且販售地點還侷限特定區域,種種因素都可能讓成效有所折扣。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