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確診病例激增各國醫療量能吃緊 歐美現大規模離職潮

醫護人力短缺、超時工作、低薪、精神壓力過大、防護裝備不足,甚至是因公染疫病故的憾事,在這兩年來,已經在歐美地區掀起大規模的離職潮。以法國為例,這個夏天全國620間醫療院所,近2成沒有足夠人力可以應付急診室的工作量,只好被迫縮減診療時間,也讓醫療品質大受影響。

法國巴黎數百名醫護人員,7日又再度聚集在衛生部大門前,為了低薪、人力短缺以及工作環境惡劣等問題示威抗議,他們稱「醫療體系到處都是破洞,根本就要垮了」。

巴黎提諾醫院護理師瑪西說:「今天和過去幾年一樣,不幸的這並非是我們頭一回,來為公立醫院示威,但今天我們進行示威,是因為工作條件正嚴重惡化,現今公立醫院的情況,要正常運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欠缺照護的人力,關閉了很多病床,很多醫護工作者離職,這很戲劇性,因為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了。」

而法國總統馬克宏第二任期展開後,第一個實地考察行程就是醫院,他在衛生部部長的陪同下,前往諾曼地大區芒什省的一所醫院,了解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所面臨的難題。

根據法國急診急救協會統計顯示,全國620間醫療院所,至少120家面臨欠缺醫護、欠缺護工,或是無法讓病人轉床的窘況,不得不縮減急診室診療時間,或者是直接關閉夜間急診服務。波爾多地區一間大學醫療中心的急診部門,下午5時到隔天早上8時是找不到醫生的,取而代之的是身穿海軍藍和橘色制服的義工,單純進行檢傷分類的工作。

馬克宏視察後宣布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快速任務」,評估急診部門人力短缺的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稱必要的話,之前對未接種疫苗的醫療人員所施行的工作禁令,也可以取消。

馬克宏表示,「不過我們仍繼續處於危機之中,如我們有時說的問題的延續,民眾經歷新冠的考驗,連續不斷的衝擊,失去意義與幸福感的感覺,離開了他們的專業,無論是醫院或是城市,我們都面臨護理師短缺的問題,接下來幾個星期,我們首先將把事情具體化,那也就是說部長將會分區檢視,普通醫師和專科醫師短缺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時估計,全球短缺590萬護理師,佔了總數2800萬的四分之一,其中缺額最大的是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以及東地中海的中低收入國家。疫情讓人力短缺更加惡化,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總計有18萬醫護人員染疫病故。另外,有許多人在加護病房持續面對高感染病毒引發的混亂、恐懼、死亡,搞到精疲力盡,甚至精神都出現問題。

英國護理與助產理事會上個月公布的調查指出,2022年3月為止的一年期間,超過2萬7000名的護理師與助產士不執業了,較前一個年度增加了13%,三分之一受調查者表示首要原因是疫病大流行,至於壓力以及惡劣的工作場所文化也都有影響。

埃塞克斯郡亞歷山卓公主醫院的急診室,6月6日晚間一名在現場候診多時的病患,用手機錄下的一段談話影片,赤裸裸地揭露英國國民健保服務的慘況。

影片中,亞歷山卓公主醫院護理師說:「我們現在有170名病患在這裡,170名,相當多人,目前有90名患者在候診,還有90人等著看病,目前等醫生看診的時間是7.5小時,我估計當我明早8時回家時,各位之中許多人還會在此苦等著看醫生,因為等待時間長達12或13小時,這是我的估計。還有就是,現在醫院沒有病床,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正努力騰出空間來,但如果有人要登記的話,他們極有可能得要在急診室過夜。」

這段影片在推特吸引了超過100萬次瀏覽,隔天衛生大臣賈維德在《BBC》晨間新聞被問到此事,無奈地坦承,「任何人都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受疫情的影響已經有1100萬到1300萬人遠離國民健保服務,但急診室的需求量依舊非常高,這是整個公醫體系的大挑戰。」

至於美國方面,麥肯錫民調去年8月公布的調查,指疫情爆發的頭一年,有15%的護理師離職,較前一年增加11%。

事實上,和許多高收入國家相比,美國的人口醫護比情況好多了,平均每1000人有16名護理師,是已開發國家中比例最多的國家之一,英國只有10名,全球的平均數則是4人。疫情期間醫護們恪守職責,盡全力搶救人命的故事,激發了許多人轉行投身護理工作,像是紐約百老匯歌舞劇演員丹尼博戈斯以及韓裔的金民友。

(圖/美聯社)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畢業生博戈斯說:「疫情一開始我看到一張照片,一位護理師把N95口罩取下,他們的臉上還留有印子,那讓我大受感動,我當時想現在真的有人,為了他人而把他們的身體置之度外,我覺得那真是太光榮了。」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畢業生金民友說:「醫護人員非常努力地救治患者,在危機發生的期間,我想那激勵了我投身這一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今年的畢業生,就是疫情大爆發時入學的,人數創了史上新高紀錄。

哥大護理學院學生事務副院長沃爾夫表示,「我們當時還不確定會不會有疫苗,我們看到死亡率,我們這一批的學生在當時看到了他們從未見過的死亡率,然而我們出現了學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申請人數,所以我想這些學生對我們來說,象徵的是這新的一代中,想要幫助他人的希望所在。」

為了解決護理人力短缺、提升照護品質、確保護理師和病人安全,瑞士去年11月舉行了改善護理勞動條件的公投,其中一項改革是「每位護理師依照其專業領域的不同,最多只能負責一定數量的病人,以保障照護品質、病人安全、有效利用資源和提升工作滿意度」。過去20年來解決不了的難題,透過公投卻獲得61%票數的支持,順利過關。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