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去年10月底眾議院選舉成為首相後,公布要達到的新資本主義政策目標。歷經7個多月制定計畫,終於在這個月7日公布新資本主義整體構造與執行計畫,跟經濟政策的基本方針。
岸田文雄表示,「以令和版所得倍增計畫為目標實現經濟成長,這樣的果實能讓每一位國民,宛如加薪形式的實際感受。」
岸田以新自由主義為標題,打出官民合作的基礎下,一邊解決社會問題,一邊達到經濟成長政策,其中最看重的就是資產所得倍增計畫。岸田文雄說,「關於資產所得倍增計畫需要數年時間實現,具體的計畫會在今年年底前定案執行。」
資產所得倍增計畫內容是呼籲民眾將個人金融資產,從儲蓄轉為投資,給予個人投資者5年投資期內,最高610萬日圓免課稅的優惠稅制「NISA」,或是允許把年金挪用到投資上,所獲利益全部免稅的「iDeCo」個人年金儲蓄制度。只是,目前岸田提出的儲蓄轉投資,不少民眾受到所得跟生活情況影響,意願兩極。
70多歲上班族說,「我有買好幾種股票,所以有股東優待券還有金子的投資。」50多歲上班族說,「感覺風險這一邊會凌駕於獲利,所以我不會去碰觸(投資)。」30多歲上班族說,「(投資在)印象中就是很麻煩,老實說感覺不是那麼切身的問題。」
20多歲大學生則說,「有稍微操作過虛擬貨幣形式的東西,投資過後感覺沒有想像中難,有試著投資過20萬元左右,3個月時間增加到30萬左右就不玩了。」
除了所得倍增,還要求對人才的投資。岸田提出到2024年度的3年內投入4千億日圓,支援100萬名人才,培養出另外的附加價值技能,或支援人才再投入社會工作。
在科技跟新創方面,要求擴大技術投資,制定AI人工智慧等國家戰略,並且在5年內,增加對新創相關投資金額達10倍以上。至於對綠能數位,計畫要求在未來10年內,透過官民共同合作,努力以150兆日圓的相關投資,加上政府支援政策,實現無碳社會的藍圖。
至於今年的「經濟財政管理與改革基本方針」,其中一個焦點放在國防費用。以北約成員國的目標是讓國防費用,增長到GDP的2%以上為例子,明確表示要在5年內強化國防能力。
在這一項目中,也明白記載「在日美領袖會談中,兩國領袖都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日本在基礎方針中,首次明顯提到台灣問題。
岸田文雄表示,「今後為了建構能守衛日本的防衛力量,我們將採取各種方式努力,最重要的必須確保擁有這些努力所需的預算。」其他基礎方針中,對財政健全化的目標是維持要在2025年,達到政府零負債,但也必須因應情勢進行檢驗修正。另外還有防疫政策,跟少子化、能源對策等政策。
儘管這是岸田政府的第一個基礎方針,但也引發外界批評,是沿用安倍經濟學路線,重視資源增長。但並未深入提到、過去提倡的資源分配政策則,在財政健全化的目標,也有開倒車的情況。
三菱UFJ研究諮詢主任研究員小林真一郎表示,「我認為岸田政府最初的概念是加強分配,但對比內容後產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的重點卻轉移到要如何生出,要用於分配的資源這樣的增長戰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