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北頓內次克遭俄狂轟 穀物無法出口引全球糧食危機
黃韻玲/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兩國在北頓內次克的爭奪戰持續,狂轟濫炸下,烏軍恐怕被迫撤退,同時也因為數百萬噸穀物無法出口,國際社會對全球糧食危機的擔憂增加;俄方8日仍然堅持立場,稱「烏克蘭的糧食情況與糧食危機無關」。
俄軍才剛宣稱已解放97%盧甘斯克地區,8日雙方為了爭奪北頓內次克控制權,發生激烈戰鬥。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打到第105天,北頓內次克仍是頓巴斯地區的戰爭中心,這是一場非常可怕、艱難的戰鬥,也許是戰爭中最艱困的戰鬥之一。」澤倫斯基指出,「我今天與德國總理蕭茲談話,談到對糧食安全的保證,這已經是確切的全球利益問題,因為除了俄羅斯,沒有人對全球糧食危機感興趣。」
烏克蘭是全球小麥、玉米以及葵花油的最大出口國,但因戰爭以及俄軍對港口的封鎖,使得2200萬噸榖物糧食無法出口,危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糧食供應,糧食價格飆高,全球都感受到強烈衝擊。
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指出,世界糧食計畫署估計戰爭的連鎖反應,可能使得2022年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增加到4700萬人。古提瑞斯表示,唯一可以阻止這場正在聚集的風暴,就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必須結束。
俄方重申,這只是西方國家跟烏克蘭企圖把問題說成是「一場全球災難」。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表示,「試圖將烏克蘭糧食出口說成是場全球災難,儘管烏克蘭糧食等作物產量,在全球糧食的占比還不到1%,烏克蘭目前的糧食情況與糧食危機無關。」
俄羅斯與土耳其在8日表示支持在黑海建立一條安全走廊,讓烏克蘭的糧食能夠出口,提案內容包括烏克蘭必須移除敖德薩港附近海域的水雷,不過烏方表示排雷將使俄軍能夠進一步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