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買芒果遭偷設定第三方支付 2小時被盜刷8次共19萬
張志雄 陳立峰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又出現新的詐騙模式,有詐騙集團看到果農臉書粉絲頁上有民眾想買水果,就假冒果農私下傳訊,不但取得信用卡資料,偷設定第三方支付,還取得被害人信任,拿到信用卡銀行發出的授權動態密碼確認第三方支付權限,在2小時內盜刷8次,總共19萬元。
王小姐在果農的臉書粉絲頁上留言想購買芒果,卻遭到詐騙集團假冒業者私訊,王小姐誤信對方是果農,給予對方信用卡資料,詐騙集團將這些資料拿去設定第三方支付,還向王小姐要了信用卡銀行簡訊傳給王小姐的OTP授權動態密碼,王小姐誤將密碼交給對方,就在2小時內被盜刷8次。
王小姐表示,「因為我問了發卡銀行,他告訴我說收單的商店是,便利商店的線上購物,你到底要怎麼買到19萬,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她並指出,「就是這過程裡面,你可能沒有辨識出他的身分,所以給出了資料,我只有給出一次OTP,然後我被刷了8筆,總共19萬。」
王小姐向立委陳情,立委發現銀行的OTP授權動態密碼並沒有說明支付對象,少了警示效果。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你們有沒有要求第三方支付業者,未來在跟銀行做確認的時候,銀行端給消費者的簡訊當中,必須秀出我是某某行動支付。」
金管會銀行局專委曹玉翎則表示,「我們回去會協調銀行公會,針對OTP格式那塊,那個我們會去了解,然後您剛講的那個就是說,他這個OTP(授權)的目的到底是在做消費,還是在做綁定,這塊我們也會去了解。」
負責第三方支付業者管理的經濟部商業司也表示,會加強第三方支付定型化契約相關內容,減少類似狀況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