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提醒確診康復3週內 須留意血管發炎問題
吳雅瑜 陳昌維/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確診民眾越來越多,讓不少人都開始擔心康復後會不會有腦霧、健忘等長新冠後遺症,有醫師就提醒,無論染疫是輕症或重症,康復後2到3周更要注意血管發炎的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等急性發作的機率大增,未處理好恐致命。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表示,「臨床上常常看到都是比較偏重年輕人會比較常見病毒性心肌炎,基本上去推測,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到我們心臟肌肉的細胞引起的發炎,或是引起後續的一些免疫反應,而引起所謂的心臟肌肉廣泛性的發炎,也有可能是所謂的免疫風暴,造成的一個免疫的反應。」
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顯示,無論染疫後是輕症或重症患者,染疫後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增加72%、中風的可能性則是增加52%,就算過去沒有心血管疾病,確診的血管發炎就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病變,一旦有胸悶、呼吸急促或喘等情形就要盡速就醫。而本土疫情已連續5天下降,雖然南部疫情有些許上升的情況,但有醫師認為,全台是一日生活圈,該感染的都感染,且中南部疫苗施打踴躍,北降南升的疫情不會死亡交叉。
衛福部中區防疫指揮官黃高彬指出,「現在高原已經開始在下降了,所以我們理論上來講應該是要離開這個高原期了,(確診數)會有一點輕微的,這種起伏是很正常的,這個一個尾巴來講,我們預測是可能會拖到這個月底左右。」
醫師認為,很多在北部工作的民眾常在週末回到中南部,如果會死亡交叉,中南部確診數應該會衝到2萬、3萬例以上,但目前也只有到1萬1000多例,應該是高峰,若排除假日效應,週二沒有往上衝,疫情應該就是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