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縱谷結穗稻子多空包彈 授粉不全及日照短影響

台東縣縱谷地區的農民最近發現已經結穗的稻子發生空包彈的情況,沒有稻米,影響產量。專家說,可能跟梅雨沒有直接關聯,跟農民早插秧和授粉期間遇到下雨授粉不全比較有關。而根據台東氣象站統計,今年1到5月累計日照時數只有87小時,是近10年來最少,有農改場專家認為,日照時間變短也會造成稻米生長延緩。

關山鎮的農民拿起已經結穗的稻子,捏碎稻穀裡面是空的沒有稻米,農民心情很著急,而且雨又一直下,農民說可能是最近一直下雨,而且氣溫忽冷忽熱才會造成稻米空包彈。不過有專家前往瞭解,認為梅雨季和氣溫忽高忽低不是主要原因,可能是有的農民早插秧,在梅雨季來臨前稻子開花卻遇到連續下雨無法授粉有關。

農民周敏盛說道,「有的可能都只剩下1、2成的稻子而已。」

台東縣議員陳宏宗表示,「139的、台梗11號的,其他的差不多都有這種情形。」台東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廖勁穎也表示,「目前接獲到的訊息大概都是局部的,以早插比較嚴重,然後就是開花的時候剛好有降雨的時候,它會發生的特別嚴重。」

這幾年台東縣的稻米都受到氣候影響造成農民損失。台東氣象站統計,今年1到4月的降雨天數比起前3年同期的平均值要增加。而今年1到5月的累計日照時數也是近10年來最少的,只有87小時。

台東氣象站主任黃嘉美表示,「5、6年來降雨日數,4、5月都是在下降的,今年有很明顯的在增加,每年的1到5月日照時數都在87小時以上,所以今年算是過去10年來的日時照數最少的一年。」

農改場專家說,日照時間變短稻米的生長也會延緩,呼籲沒有受損的農民要晚1星期收割,稻米會比較飽滿。台東縣政府表示,目前農民的損失還要調查,不過今年水稻強制納入收入保險,農民如果有損失可以申請理賠。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