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南韓最高權力象徵 青瓦臺74年來首度開放民眾參觀

南韓青瓦臺過去是最高政治權力象徵,在新科總統尹錫悅上任的同時,74年以來首度開放給大眾,吸引大批民眾參觀。而隨著遊客增加,也帶動周邊經濟。另外,青瓦臺的後山「北嶽山」的登山步道,過去因為前總統朴正熙刺殺未遂事件封閉,現在也在睽違54年後全面開放。

大批遊客攜家帶眷,有的推著嬰兒車,有的與友人參訪,擺出各種姿勢,盡情與青瓦臺同框。象徵南韓最高權力的青瓦臺,作為總統辦公室,原本戒備森嚴,民眾只能透過電視或在遠處觀望。不過隨著南韓總統尹錫悅將總統辦公室搬遷至龍山區,原本高高在上的青瓦台,也瞬間重回民眾的懷抱。

青瓦臺的參訪採預約制,熱門的程度,截至17日為止已有超過400萬人報名,抽到籤的幸運兒才能搶先目睹青瓦臺風采。

南韓民眾說:「在李承晚總統74年之後,首次開放青瓦臺,真的很感謝,也很高興我有抽到籤。」

占地廣闊的青瓦臺,原為高麗王朝的離宮,已有1000多年歷史。朝鮮王朝時代被用於景福宮後苑,日本殖民時期,這裡成為朝鮮總督官邸。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成立之後,歷任總統皆在此辦公。沿著導覽路線,民眾會經過青瓦台本館、總統官邸,用於接待外賓活動的常春齋、迎賓館,綠地園,以及七宮、枕流閣、五雲亭等史蹟。走一趟下來估計至少要2至3小時。除了有歷史建築文物可觀賞,現場也有韓國傳統舞蹈表演,原本嚴肅的政治要地搖身一變成為藝文空間。

(圖/美聯社)

南韓參訪民眾說:「謝謝尹錫悅總統把這裡還給我們,睽違74年能夠在此地旅遊,心裡真的非常感謝萬分。」

青瓦臺成為新熱門觀光地點,也替鄰近的通仁市場、仁寺洞和三清洞等商家帶來許多商機。

南韓商販說:「以前李明博時期,因為進口美國牛有很多集會,很累人,車子無法進來,要走路出去到光化門,就這一點真的改善很多,光化門也增加很多觀光客,這很棒。」

而另一頭、南韓總統尹錫悅將總統辦公室搬遷到龍山,對於龍山區的居民來說,心情相當矛盾,一方面擔心成為示威遊行新的據點,但也認為可以成為更安全的居住地。

南韓龍山區居民說:「我擔心示威會變多,但對於總統在附近,我持正面看法,治安應該也會變好吧。」

除了青瓦台之外,坐落在青瓦臺通往後山「北嶽山」的南側步道也在4月22日全面開放。這是繼文在寅政府在2020年開放北側步道後的最新措施。沿途鄰近清澈的溪水,可欣賞各種美麗綻放的花朵樹木,另外還有一座新羅時代的寺廟。這處登山步道,過去因為1968年,發生北韓派遣特工部隊刺殺當時南韓總統朴正熙未遂事件,以維安為由關閉,如今睽違54年全面開放,許多南韓民眾都很開心,假日健行又多了一個踏青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