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烏失利,美歐日加速鞏固「朋友圈」圍堵中共?【觀點】

俄國侵烏失利後,美歐日多國密集互動,中共面臨遭團團包圍之勢。(圖/美聯社)
俄國侵烏戰爭失利之際,美歐日本等多國加速鞏固「朋友圈」,從4月底至今不到20天,以7國集團為主的各國領袖繞開中國合縱連橫,密集程度非比尋常,中共遭受國際圍堵孤立的現象正在急遽惡化。

(※ 文:吳奕軍,鉅石智庫創辦人,關注美中台關係、數位文化、風險管理,曾任網路行銷投資高管。)

俄國侵烏戰爭失利之際,美歐日本等多國加速鞏固「朋友圈」,似以圍堵中共為目標。數十年來在國際頻下圍棋的中共,如今正面臨被團團包圍的重大壓力,難以回天。

日前7國集團(G7)與歐盟外交首長在德國召開3天會議,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ouleba)受邀與會,會議於5月14日針對侵烏戰爭發布文告,承諾將擴大制裁俄羅斯,同時敦促中共不要破壞國際對俄制裁措施,也不要操縱協助俄羅斯侵略合法化的假訊息。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左二)受邀參與在德國舉辦的G7外長會議。(圖/美聯社)

侵烏戰爭凸顯圍堵中共的重要性

約莫同時,日本與歐盟高層於5月12日舉行日歐峰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赴日前曾經表示,俄羅斯侵烏戰爭影響下,歐盟與日本等民主國家壓力倍增,歐盟希望與日本加強關係,並且和美國共同對抗中俄。

《美國之音》報導,日歐峰會會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米歇爾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發表聯合聲明,嚴重關切東海與南海局勢演變,強烈反對任何可能破壞區域穩定和國際秩序的企圖。

日歐雙方除了對加強制裁俄羅斯以及支援烏克蘭達成共識,並且關切中共威脅與東亞局勢,更於聯合聲明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極為重要」,確認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合作,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之地緣政治戰略。

中共對此認為日本與歐盟「炒作涉華議題」意圖抹黑中國,表達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抨擊日本歐盟干涉中國內政、挑動地區對抗,表示「中國對此堅決反對,已經提出嚴正交涉。」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1),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右1)進行日歐峰會。(圖/美聯社)

大約同日,5月12日美國與東盟(ASEAN)特別峰會在美國華府開幕,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次特別峰會代表美國與東盟關係「新時代」的開始。這次「特別峰會」被認為是特別針對中共,根據《法新社》報導,針對中國日益擴張的影響力,拜登對東盟領導人承諾長期致力發展與東盟的關鍵夥伴關係。

特別峰會第二天會期,5月13日拜登對東盟領導人表示「自由開放、穩定繁榮、富有彈性和安全的地區」是與會領袖所尋求的共識。當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晤印尼外長馬蘇迪(Retno Marsudi)時也表示,美國正在與東盟合作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共同願景。

然而,在中共長期經營與現實發展下,東盟國家與中國之間政經利益關係盤根錯節,更遑論其中有許多國家的建國歷史脈絡與政治意識形態與中共相近,比方寮國和越南是馬列共產主義一黨專政社會主義國家;一黨制的柬埔寨奉行親中外交政策,將最大援助國中國視為經濟支柱。就連長期受到美國保護的新加坡,也難以擺脫中共政經擴張壓力。

東盟國家發展坎坷長路迢迢,美國如果沒辦法端出鮮美的牛肉,沒有具體可信的持續性誘因以及足夠的經濟利益,或者無能說明遠離中共政權的迫切性,實難撼動東盟與中國分道揚鑣。

東盟與中國的綿密關係是美國必須妥善處理的關鍵難題,美國雖知其重要與困難,卻總欠缺宏觀計畫與長期耕耘,如今美國召開2天特別峰會外加承諾1.5億美元的援助,其規模雖只像是開胃菜,卻也算是重整旗鼓,昭示高舉「自由開放的印太」插大旗的政治意義,對刻正深陷內憂外患的中共再施壓力。

拜登在東盟特別峰會承諾,將給予東盟國家1.5億美元援助。(圖/美聯社)

中共遭受國際孤立急遽惡化

此前約一週,5月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英國倫敦,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則於5月3至6日訪問美國華府,則顯示日本積極加強與美英合作協調俄羅斯、中國與亞太政策立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會談後宣布兩國共同防務協議。岸田文雄表示,與共同擁有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合作日趨重要,強調「7國集團必須表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暴力行為將招致後果」、「絕不容忍在印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單方面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並警告「如果主要大國不做出一致回應,對烏克蘭的入侵可能會在東亞重演」。此外,亦針對台海和平重申,「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不僅對日本的安全相當重要,對國際社會的穩定也相當重要。」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則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討論侵烏戰爭與中國議題,並且協商日美戰略文書。岸信夫在會談指出,俄羅斯攻擊鄰國對國際秩序是重大挑戰,單方面用武力改變現狀的行徑,也是印太地區之隱憂,期望與美國共同合作確保加強日本防衛能力,以及美日同盟威嚇與應對能力。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美防長奧斯丁討論侵烏戰爭與中國議題。(圖/美聯社)

岸田文雄風塵僕僕,遠赴倫敦之前利用日本黃金週拜訪東南亞包括印尼、越南、泰國等國,在侵烏戰爭與「自由開放的印太」等安全政策尋求支持,此前則於4月28日於日本東京接待來訪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

這是蕭茲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一反往例刻意避開中國。蕭茲稱讚日本為「價值觀的夥伴」,對與日本的合作相當積極,在和岸田文雄聯合記者會上表明,身為德國總理訪問亞洲的第一個國家是日本「並非巧合」。

蕭茲訪問日本的同一天,德國聯邦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支持烏克蘭的議案,該議案包括一項條款指出,倘若中國規避西方對俄限制、甚或向俄運送武器,聯邦政府應予制裁。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底飛往亞洲訪問日韓,從4月底至今不到20天,以7國集團為主的各國領袖繞開中國合縱連橫,密集程度非比尋常,中共遭受國際圍堵孤立的現象正在急遽惡化,恐怕已經無法回天。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蕭茲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來到日本,並稱讚日本為「價值觀的夥伴」。(圖/美聯社)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