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侵醜聞層出不窮 天主教會失去公信力面臨改革壓力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與樞機主教奧萊特,500位主教、神父及神職人員與會出席,重新思考作為天主教徒的聖召。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表示,「獨身是天主教拉丁禮教會保存的恩典,是成聖的手段,必須建立在健康關係,而這包含尊重和良善才能與主教共融。」

近來,天主教會性醜聞不斷,守獨身被視為罪惡的濫觴,甚至跟孌童畫上等號。日前,德國一家法律事務的調查報告指出,天主教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在1980年代擔任總主教期間,對神職人員性侵兒童案知情而不作為。
教廷樞機主教奧萊特表示,「這是表達我們誠心悔過,並再次向受害者請求寬恕的最適當機會,他們的生活被侵害者和犯罪行為所摧殘,為了保護涉案場所的機構和罪犯,這些罪行被隱藏了太久的時間,沒有得到認真對待,受害者因而受苦。」
法國去年發布一項橫跨70年的調查,指出有超過20萬名兒童遭染指,顯示出天主教機構「有系統性地掩蓋」。
反虐待倡議者尤吉尼奧說:「在世界許多國家,這些獨立調查委員會採取有效的行動,讓教會克服各種阻力,去承認這是制度上的失敗,無論是案件數量還是掩蓋真相,甚至是管理不善。」
仿效「#MeToo」運動,9個來自義大利的組織組成聯盟施壓教會,要求公開所有檔案並給予受害者應有的賠償。
WIC組織主席拉扎里尼表示,「必須開放所有教區、修道院和寺院的檔案,還要開闢新的管道讓受害者發聲。」
天主教會除了要擺脫性侵醜聞的陰霾,還得面臨另一大挑戰,就是神職人員老化的問題,尤其在歐洲地區,神父年齡出現斷層。

神父帕內羅神父說:「我今年76歲,當了52年神父,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我來自庫內奧,在我那個年代,大約50年前有很多神父,但現在數量已經變得很少。」
除了服從上級神職人員的指派,還要保持獨身,也就是不能結婚、不能談戀愛,讓許多人卻步。而在亞洲地區,許多神職人員也非自願踏上這條路,不少人是出於家庭的壓力。
神父孔麥克說:「在韓國文化中,我們總是聽父母的話,例如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小的時候,如果我週日不去教堂就沒有午餐吃,所以我不得不去。」
儘管教廷一度傳出要鬆綁獨身制度,甚至開放已婚男性當神父,但目前尚未有任何定案。至於女性在天主教會内的角色問題,也備受關注。
修女法蒂瑪說:「在我的教區看到牧師就像是英雄一樣,但更讓我獲得啟發的是修女們,她們做了很多,也奉獻不少,卻從來沒有因為犧牲奉獻而得到應有的認可。」
全球修女數量在2020年也顯著下降,比2019年減少一萬多人,其中歐洲地區最明顯,減少了4.3%。在不斷變動的時代,天主教保守派面臨重重考驗,要如何挽回大眾對教會的信任,恐怕得透過改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