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服務患者須先經醫師問診 協會籲修法
黃子杰 陳信隆/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民眾健康意識抬頭,關切高齡長期照護、傷病預防。但法規明定,物理治療師必須經由醫師問診、照會或醫囑,才能提供患者服務。對此,台灣物理治療協會希望透過修法,讓民眾可以直接尋求物理治療的服務。
跨黨派立委們站出來,力挺物理治療師不被法律限縮,能合法直接提供專業服務。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民眾健康意識抬頭,不過物理治療師法上路以來,將近30年沒有修法,物理治療師要執行任何業務,都必須經由醫師問診、照會或醫囑。立委指出,全球75%國家能讓物理治療師直接給予病患協助,台灣也該與時俱進,跟上世界步伐。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有病當然看醫生,醫生看完以後安排治療,治療師來治療這個是沒問題,但問題是我問你健康的問題、延緩失能問題、傷病預防問題,這些問題的話,我們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所以不要被物理治療師,治療兩個字被矇了。」
物理治療師強調,有病當然要看醫生,再安排物理治療師治療,但若是提供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為何不能直接交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處理?針對醫師質疑被剝奪治療權利,擔憂損害醫療聘品質,物理治療協會澄清,不是以治療為導向,而是聚焦保養跟預防,發現病患狀況,也能及時轉診給醫師。
台灣物理治療協會理事長王子娟表示,「能夠去判斷這樣子的民眾,他到底有沒有可能有疾病,那他如果有疾病的話,是需要走醫師診斷這個地方。」
台灣物理治療學生會代表陳柏鈞認為,「物理治療師著眼的觀點,是以動作功能促進為導向,並非以傷病治療為目標,物理治療侷限在醫師底下,某種程度限制我們所能提供服務的範圍。」
協會指出,全台有一萬多人領有物理治療師執照,卻只剩不到7000人在執業,專業人才嚴重流失,呼籲醫界聆聽訴求。而立法院下週就會排審修法,台灣健康防護網能否更完善,有賴各黨團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