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新制今上路 僅3類對象適用

賴淑敏 蔣龍祥 謝其文/新北市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新制今天上路,但僅限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等三類對象,今天上午台北慈濟醫院就開放4個視訊門診,接受快篩陽性民眾預約診療,不過院方也坦言,醫院本身也有門診業務,若每個人都視訊診療,擔心業務量太大,負荷不了。

醫師對視訊診療民眾說,「先生,你可以把你那個快篩的結果,可以提供給我們嗎參考一下?」透過視訊,民眾拿出快篩陽性檢測卡匣,上頭寫上姓名及檢測日期,給醫師做判斷是否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指出,「最重要的就是要確認身分,就是他家裡一定要有人已經被感染,他是屬於居家隔離。」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新制12日上路,但僅限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等三類對象。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到5月9日為止,正在居隔者有7萬多人、居檢者有1萬7千多人、自主防疫則有23萬2千多人。

台北慈濟醫院坦言,目前院方負責輕症居家照護就有1.8萬人,如果每個人都視訊診療,擔心業務量太大、會負荷不了。

徐榮源提到,「這業務量真的是非常龐大,你想想看喔,我們在居家確診的病人,我們手邊就有1萬8千人,那1萬8千人他們的家屬,我們都會 有需求的,我們都會給他整理一個名單。」

不只大醫院擔心視訊療塞車,基層診所也表示,目前系統建置還沒準備好,無法如期上路,一旦執行視訊診療業務,不僅會占掉原本門診業務的兩到三成,也擔心收不到掛號費、藥費等。

順誠耳鼻喉科醫師陳佑誠提到,「我們通常就是請家屬拿健保卡過卡時付錢,也有可能收不到錢啊,大概十個就有兩、三個吧。」

此外,醫師也擔憂,新制恐怕也有「一個快篩陽性檢測卡多人用」的風險,視訊很難落實查核,如果以現在每天確診5萬多例,一週就會暴增35萬名確診者,再加上快篩陽性者,未來視訊診療量大增,預期可能釀成「視訊之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