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副市長黃珊珊快篩陽性 取消行程進行居隔
10日週二才前往木柵機廠,視察「防疫急門診」試營運,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11日上午在臉書揭露,自己快篩陽性,她表示,做防疫工作兩年多,終於真的跟這病毒共存了,她形容自己見到這「朝思暮想的敵人」,接下來七天雖然被隔離,但是每天還是會上線開會,每天晚上跟區級關懷中心的檢討會報也不會停。
台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提到,「黃副市長是在今天晨會的時間,主動通報市長說她因為喉嚨有點癢癢的,所以去做了快篩,那麼結果是陽性的,市長在晨會結束之後也隨即做了快篩,結果是陰性,市長跟副市長現在原則上會議都是以視訊的方式來進行,有見面的時間也都是全程配戴口罩,而且保持社交距離。」
北市府表示,市長柯文哲目前快篩為陰性,正常辦公。
另外,交通部長王國材11日上午因為同住家人快篩陽性,等待PCR結果,即日起先開始居家隔離。交通部表示,王國材目前快篩為陰性,原定11日前往新竹交通委員會考察行程取消,原定13日週五與台鐵工會協商也可能延期,本土疫情邁入高峰,台大公衛學院分析,台灣的病例數上升曲線,與紐西蘭很類似,若平行比對接下來就要進入所謂的「Omicron的適應期」。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這個適應期在一段時間之後,差不多就會開始下降,我們這時候,在決策、醫療供給者,以及民眾,三方一定會達到一個所謂的適應流行這樣的一個曲線,才會跟全世界未來所謂的地方性的流行的流感來做接軌。」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我們應該要把一些PCR的量能要留給一些,可能是這些高危族群跟65歲以上的長者,就是讓他們一旦有症狀的時候,能夠透過PCR快速的一個確認診斷之後,給予比較即時性的投藥。」
醫界呼籲,國際經驗是要確實做好輕重症分流,降低高危險族在Omicron大流行時期的死亡率,另外借鏡以色列經驗,60歲以上長者若施打第四劑,重症下降四倍,也是未來可以參考的防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