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海域規模6.1地震 氣象局估對陸地危害低

今(9)日下午發生規模6.1的地震,部分地區民眾感受到明顯搖晃,所幸沒有災情傳出。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年地震確實比較頻繁,而這次地震距離較遠,造成陸地災害的可能性較低,不過預估未來5天內,可能發生規模4到5的餘震。

頭頂上的吊燈不斷搖晃,5月9日下午2時20分左右,花蓮外海發生規模6.1的地震,持續時間超過30秒,讓東部地區民眾十分有感。氣象局判斷這起地震發生在靠東邊海盆邊緣,所幸距離較遠,沒有災情傳出。

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這個地震規模6.1的這個地震,已經是今年第5個規模超過6的地震,整體來說,今年的地震確實是比較頻繁一些,因為它距離比較遠,所以對台灣地區陸地上的造成的災害,可能性還是比較低一點。」

此區地震相當頻繁,每年都有一次規模超過5.5的地震,而超過規模6的地震,大約2至3年發生一次。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未來5天內可能會發生幾起規模4.0到5.0的餘震,超過規模5.0以上可能性較低。

陳國昌說明,「這個地震跟3/23的規模6.7的那個地震,它是沒有相關的,這個應該是屬於,所謂的背景地震的一部分,就是說它固定時間當然沒有到那麼固定,但是它大概每隔一些時間它就會發生。」

這次地震雖然距離稍遠,但因規模不小,地震深度也不深,全台都能夠感受到搖晃,包含宜蘭縣、花蓮縣、新北市、台北市、台東縣的震度都達到3級;其中台北市又以信義、內湖、南港、大安區最有感,對此陳國昌表示,由於信義區測站有場址效應,而較大的地震在台北盆地常會測出比一般測站還高的震度,因此這個情況並非首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