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本土確診者暴增,疫情指揮中心研議「快篩陽性即確診」,引爆產險業反彈。外傳有產險業者祭出「複保險條款」因應,針對投保多家「防疫險」保戶,將只賠償部分理賠金方案。另外,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董事長邵之雋更在臉書發文,認為現在產險業面臨800億理賠巨災,建議引用民法第227-2條規定,終止契約、退還保費。
「快篩陽性即確診」,產險業擔心恐面臨800到900億防疫險理賠風暴。外傳有產險業者,研議引用「複保險條款」因應,因保險法規定,複保險是「禁止的」。不過,複保險有分善意與惡意,依保單條款第24條規定,仍可針對善意複保險者按比例負賠償責任。
保險專家劉鳳和說,「複保險是引用在這個不是人,物體的這種保險上面,我們買的這個防疫保單,它是一個定額的理賠,這種複保險也不適用在這種定額的這種理賠上面。」
就怕防疫險理賠風暴,壓垮產險業者,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董事長邵之雋也在臉書PO文,呼籲金管頂住壓力,並建議引用民法第227-2規定,即便契約成立,但因情事變更,非當時所預料,當事人得聲請法院,增減給付。建議讓產險業終止契約,退還保費。
民眾指出,「購買者有購買者消費的權益吧,你不能夠在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把民法搬出來,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保險專家劉鳳和說,「可以終止契約用法律的方式來不用理賠,我覺得在這個時間點提出這樣子的論點,是非常不明確的,要去法院去提起訴訟的話,也會引起更大的民怨。」
金管會針對產險業者措施,表達關切。強調目前還在了解中。另外,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表示,產險公司片面解約史無前例,但天災、人禍例外,呼籲監理機構,儘速訂出產險解約相關指引,並給予保戶解約損害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