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寵物市場規模有限,很多國外的動物用藥,廠商沒有申請許可證無法進口,導致不少動物醫院藥使用一般人用藥品來治療,日前也引發違法使用的疑慮,農委會決定簡化相關程序,也朝向推動寵物專用的動保用藥登錄制度。
替貓咪剃掉毛,消毒過後,熟練把細針快速插入,接著注射麻藥,動物醫院院長陳代煌,替貓狗診療近30年、經驗老道,飼主把愛貓帶來結紮,面對台灣長年以人藥來治療寵物,他最關心的還是安不安全。
飼主高先生表示,「因為牠屬於比較小型,我們人類是屬於比較大型的動物,承受度會不一樣。」
台灣市場小,很多國外動物用藥沒申請進口,只好以人藥來代替治療寵物,目前有593項合法登記,不過仍有些藥在名單之外、屬於禁藥,長年遊走灰色地帶,獸醫師很無奈主管機關互踢皮球,他們連調劑權都遭受質疑。
動物醫院院長陳代煌說,「又覺得很荒唐的是,看完動物的診療,你要拿著藥單去藥局去買藥,這好像又全世界又沒有這些案例,就是很荒唐,永遠都推來推去。」
農委會邀集獸醫學院、獸醫師團體與各界專家,宣布要簡化相關措施,也包括要增加、專案申請人用藥品的暫行替代品項,獸醫公會表示要積極爭取,包括2大類。
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指出,「我們現在已經請防檢局積極去,幫我們爭取抗生素使用的這個部分,就很多狗貓牠們生病的時候,牠們其實是用抗生素去治療的,現在抗生素一項都沒有通過,其他的話大概是一些癌症用藥。」
農委會也將簡化非經濟動物用藥的登記,以及簡化輸入動物用藥、所需的文件,中長期目標則是要推動,將人藥登錄成動保用藥制度,讓動物用藥的管理,回歸農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