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一雙胞胎打疫苗後胸悶不適 送醫評估無大礙
林健生 吳雅瑜 謝其文/彰化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兒童疫苗在昨日開打,結果彰化大城有一對小學一年級的雙胞胎,疑似接種後出現不適症狀。弟弟是昨日有點胸悶,哥哥是在上午出現類似症狀,目前都在家休息沒有大礙。而因應疫情升溫,中研院的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家長可以按照價值觀衡量,看是否要施打疫苗。
小朋友挽起衣袖打疫苗,有的看起來好緊張,醫護人員還是耐心安撫。兒童疫苗開打第2天,彰化大城鄉的美豐國小全校40名學童有17人接種,另一所潭墘國小有10名學童接種疫苗,不過有一對小一的雙胞胎兄弟接種後出現疑似不適症狀。
彰化縣大城鄉潭墘國小校長邢開祥說明,「(弟弟)檢查的結果都沒有什麼樣的問題,只有胸痛的問題。哥哥是今天(3日)早上10時的時候跟老師反映他也有胸痛的情形。」
校方表示,學童經過送醫評估後沒有大礙,由家長帶回家休息,其他同學則是正常上課。
醫師表示,6至11歲的學童接種疫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與大人差不多,雖然少數會出現心臟相關的不適,但還是利大於弊。
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陳敏恭指出,「根據我們的經驗,心肌炎跟心包膜炎大部分的孩子大概3到4天以內就會慢慢自行緩解了,所以我們基於保護孩子最大利益、保護孩子的健康,我們還是建議要趕快施打。」
醫師表示,絕大部分的症狀會自行緩解,因此建議還是要施打疫苗。
而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則是引用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健康小孩感染後住院與死亡的風險都不高,是否接種疫苗可依自己的價值觀衡量。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認為,「美國住院的小孩大部分都是因為有慢性病的,譬如說有先天的問題,家長都要考慮(打新冠疫苗);對於原本就健康的(孩童),得病的話其實住院率非常的低。」
何美鄉表示,報告顯示風險相對較低但依然不是零,提醒家長或兒童要好好衡量,但如果是患有慢性病的兒童則強烈建議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