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新制上路 居隔逾3天者4/27可解隔

面對本土確診病例不斷攀升,為了維持醫療量能,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同意縮短居家隔離天數,指揮中心今天下午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後達成共識,把居隔時間縮短到「3+4」,也就是居隔3天後,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以出門,但是不能到餐廳內用,也要避免到人多的地方。這項新規定將從明天開始實施,目前已經在居隔中的民眾則是到4月27日,如果已經超過3天,就可以解隔。

本土單日確診病例不斷突破新高,有鑑於今年1月1日以來的本土病例,有99.5%都是輕症與無症狀,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召集相關部會,討論居家隔離天數以及匡列範圍,避免醫療量能體系面臨巨大壓力。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昨天指揮中心有一個案,在我主持的疫情會議上報告,我同意往這方向來走,不過還是來請所有國人同胞,要戴口罩、勤洗手。」

指揮中心在經過專業會議討論後,提出「3+4」新制,也就是3天居家隔離、第4天快篩陰性可以出門,但必須全程戴口罩、不能在餐廳內用、不能參加大型活動,另外也將匡列範圍縮小為同住家人、同班同學、工作場域中九宮格範圍內同事。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基本上的重要結論,對於我們要做簡化或是重點疫調,或是把居隔天數從10天簡化成3天的隔離、4天的自主防疫,這樣的一個方向大家是同意的,那當然也有指出說,未來的疫情規模越來越大,適時的簡化也是可以考慮,但大部分的專家還是認為,這個階段一下子全部都放的太過鬆,疫情的成長過速,那可能對社會的壓力過大,所以對目前對3+4方向是同意的。」

居家隔離天數從現行10天,有共識縮短天數到3+4,中央表示,從26日開始實施,至於已經居隔超過3天的民眾,從27日開始就可以解除隔離,同時也強調,未來隨著疫情情況,會再考慮逐漸朝寬鬆的方向前進。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