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隔將改3+4 部分專家憂社區傳播風險將上升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已單日確診破5千例,為防止醫療量能吃緊,行政院昨天拍板定案,要將居隔天數改為3+4,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出門。疫情指揮中心上午跟22縣市開會討論,下午再召開專家會議,若有決議就會正式對外公布。不過有專家擔憂,目前疫情尚未穩定,若貿然實施,恐怕增加社區傳播風險。

行政院昨天拍板定案,要將居隔天數改為3+4,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出門,疫情指揮中心上午跟22縣市開會討論,下午再召開專家會議,若有決議就會正式對外公布,不過有專家擔憂,目前疫情尚未穩定。

環保車在基隆大街小巷沿路噴灑消毒,因為基隆某家婦產科傳出群聚感染,有3名成人及6名嬰兒確診新冠肺炎,衛生局緊急疫調匡列採檢中;隨著本土病例持續增加,行政院已定調防疫朝減災方向,24日更拍板定案,要將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天,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出門,對此有專家擔憂,目前疫情尚未穩定,貿然上路,恐怕增加社區傳播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指出,「目前因為疫情還在上升段,整個疫情還沒有穩定,所以這個時候用這個措施,其實是有可能會增加社區感染的風險。」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認為,「居隔的時間太短,可能會影響到病毒外溢的風險,但是如果居隔時間太長的話,可能會讓確診者本身不願意主動向國家來通報他已經確診。」

針對有部分縣市提出「以篩檢代替隔離」的措施,也就是每天快篩,或每兩天快篩的方式,讓被匡列的居隔者可以外出上班。對此有專家認為,不是不可行,但前題是、國內快篩試劑的量要足夠。

毒理學專家招名威表示,「目前的快篩試劑是遠遠不足的,那可能至少還要再增加個,單日可能還至少要增加個100萬劑或200萬劑以上,這樣子才可以全面性的去啟動這樣子的政策。」

專家強調,確診病例數一定會再攀升,現階段要將疫苗打好打滿,尤其是高齡長者的疫苗覆蓋率還要再提升,以降低重症及死亡率;另外口服抗病毒藥也要備妥,輕重症分流收治,才能真正達到減災目標。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