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內戰逾7年半 各派系協議停徵娃娃兵
徐家仁/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東歐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又有新一波戰事爆發的同時,遠在幾千公里外,斷斷續續打了超過7年半的葉門內戰,逐漸露出和平的曙光。繼這個月初生效的2個月停火協議後,各主要交戰派系在聯合國斡旋下,18日在首都沙那,簽署停止徵召未成年娃娃兵的協議。由於目前也是伊斯蘭重要的齋戒月期間,聯合國希望葉門能就此邁向停戰與和平重建,徹底解決內戰引發的人道危機。
2014年9月由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團體「葉門青年運動」,為了推翻遜尼派組成的民選政府,發動內戰並占領首都沙那,迫使政府流亡。效忠總統薩勒的政府軍,也和青年運動武裝份子展開長達7年半多的內戰。
除了空襲與砲轟,外加海上封鎖導致人道危機,使得包括孩童在內的幾十萬難民,面臨飢荒、營養不良和霍亂疫情的威脅,聯合國的調查還發現,交戰雙方都曾經徵召未滿18歲的青少年,其中三分之二成了青年運動的娃娃兵。
聯合國統計顯示,這些未成年就被訓練去打仗的孩童約3500人,但美聯社曾有報導指出,實際多達1萬8000名娃娃兵被徵召上戰場。這其中2020年超過1400名娃娃兵戰死,2021年也有562人陣亡。
聯合國葉門人道問題專員大衛葛雷斯利表示,「今天的好消息是所有簽字的主要(交戰)派系,將與聯合國合作,終結並防範以武裝衝突虐待孩童。」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杜阿梅勒指出,「我們期盼與沙那的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確保這次行動計畫迅速落實。」
2022年的伊斯蘭齋戒月從陽曆的4月初開始。聯合國希望接連簽署的臨時停火,以及停止徵召娃娃兵協議,成為邁向和平的一大步。不過葉門內戰的本質,其實是什葉派與遜尼派的代理人戰爭,未來如何擺平政治權力分攤,是有待克服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