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台鐵一列由苗栗開往花蓮的自強號272次列車,行至瑞芳站時,民眾發現行李架上有一條蛇,列車長緊急通報宜蘭消防單位處理,並疏散該車廂民眾。經林務局鑑定,該蛇應該是紅尾蚺(Boa constrictor)。
紅尾蚺又稱紅尾蟒、巨蚺,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附近島嶼,其性情溫和,體型龐大、無毒。林務局表示,由於在台灣野外並未發現紅尾蚺,研判車廂內的紅尾蚺應是被人飼養的寵物蛇。
飼養特殊品種的寵物熱潮不歇,但並非所有動物都能帶上車站。依《台鐵局旅客運送契約》第46條規定,旅客不得攜帶蛇類進、出站及乘車;又依《鐵路法》第71條規定,除依法令規定外,旅客未經許可或未依鐵路機構規定攜帶動物進入站區或車廂,不聽勸阻,得處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罰鍰。
台鐵車廂內出現紅尾蚺,引發許多民眾驚慌失措。民眾對蛇通常感到畏懼,但其實很多恐慌來自於對牠們的不熟悉,衍生許多流言誤解,加深對蛇的恐慌。
遇到蛇出沒該怎麼辦?
根據林務局《如何與蛇和平相處-16個你不可不知的蛇知識》手冊,台灣本島現生陸生蛇類共46種,其中具有毒性的有16種,而在醫療處理程序上毒性較強的毒蛇為,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龜殼花與赤尾青竹絲(赤尾鮐)。
當發現蛇類入侵居家時,首要步驟先是保持冷靜,接著判斷蛇類大小與種類,若是眼鏡蛇、雨傘節等體型較小的蛇,可以利用掃把控制蛇的位置,將其掃至戶外或設置蝦籠。若離戶外有段距離,則可利用掃把配合畚箕將其固定後,將蛇移至加蓋垃圾桶內安置,再找適當地點放生或通報相關單位處理。
若入侵的是體型較大的蛇,如南蛇或錦蛇,因其力氣大速度快,不適合用畚箕控制,可試著用掃把控制牠們方向將其趕至戶外。若真的無法克服心理障礙,可以在家裡出入口放置蝦籠,緊盯著蛇並通報相關單位處理。
捕蜂捉蛇業務誰來擔?
今日協助台鐵捉蛇的單位為宜蘭消防分隊,其實消防隊員的本業並非捉蛇,不過民眾還是習慣在遇到類似情境時,直接撥打119。

根據農委會文宣說明,過去民眾遇到捕蜂捉蛇業務時,往往因信賴感及消防據點普及,多習慣聯繫消防單位處理。不過其實自2017年起,捕蜂捉蛇業務已在中央層級回歸農委會、地方層級則屬農業處及動保處。
但由於責任歸屬及工作劃分未清,導致這項業務分工在台灣呈現「一國好幾制」的狀態,農委會文宣也指出,由於人力、設備、經費及訓練資源匱乏,讓消防、農政2個單位工作難以負荷。
根據統計,2007年至2017年消防人員執行捕蜂捉蛇勤務中,共造成2死14傷。而且本業為救火的消防員,若在執行捕蜂捉蛇業務不幸受傷或殉職,過去往往無法因公申請補助及撫卹。
農委會建議,為減輕消防單位困境,未來可能執行作法為:擴大民間合作,以委外方式進行人力補足、加強執行捕蜂捉蛇業務機關或民間人員專業訓練、採購裝備降低執行人員傷害。
農委會也呼籲民眾改變對蛇類動物的刻板印象;蛇類作為生態圈的一份子,只要多加了解,互相尊重彼此生態,就能少一點恐懼、多一點安心及理性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