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瓣膜退化愛換新 榮總新導管手術風險低

國內逐年大約有2500外人接受換心臟瓣膜的手術,毋過生物組織的瓣膜年限平均10冬-15冬,對一寡濟歲人者來講是真大的身體負擔。臺北榮總這馬用一種新技術,毋但免開心臟,復原的速度也誠緊。

患者:「定定暗時就無法度睏,倒落去了後,就無法度喘氣矣。」

暗時忝也袂當睏,傅先生過去因為擴大性心肌病變,引發嚴重的心臟衰竭參二尖瓣膜倒流,本底已經咧評估欲等做換心臟的手術,毋過台北榮總用「經導管心房中隔二尖瓣膜置放手術」後,這馬已經正常生活。

民眾 傅先生:「較早會喘,peh樓梯足忝。這馬已經袂按呢,這馬逐工保持運動一萬步。」

另一位羅先生也因為瓣膜退化求診來復原。榮總表示,過去病人只通選開心臟抑是對心尖開細空喙來囥弓仔瓣膜,心臟筋肉攏會受傷,收縮功能降低,但這馬只要共導管支架囥佇原本已經退化的組織瓣膜就會使,空喙也足細。

榮總心臟外科醫師 許喬博:「傳統動心臟手術,可能攏愛蹛院兩禮拜至三禮拜,這是佇無發生任何併發症的情形下。經導管的話,其實若較緊,兩三工就馬上會改善。而且阮有一寡仔病人,拄做好就會使落床。」

除了治療風險降低,也予等欲換心臟的人通延長等待的時間。榮總也表示目前台灣逐冬平均有兩千五百外人接受過換心臟瓣膜的手術,但是生物組織瓣膜壽命上濟15冬,新治療也予高齡者降低開心臟手術的風險。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