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熱線民眾語音免費供廠商資料分析 遭疑個資外洩
朱鳳治 吳其昌/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1999市民當家熱線,被議員批評,市府將民眾的語音免費提供給第三方廠商做資料分析,恐有個資外洩疑慮。台北市資訊局回應,個資法基於公共利益所必要的規定,但也會檢討契約內容。
舉凡交通運輸、垃圾噪音污染等問題,台北市民都可打1999登錄陳情,不過民眾並不曉得,自己打1999陳情之後,語音還可能會提供給市府以外的第三方單位,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指出,北市府未經民眾同意,便將錄音檔提供給第三方廠商,進行AI語音辨識分析,市府表示此為法定職權,但苗博雅不這樣認為。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表示,「把語音機器人辨識訓練好,或者是他其實也不包括說,要能夠把民眾的錄音做分析,所以如果這樣可以解釋為法定職權,那很抱歉,以後所有市民交給市府的個資,都可以用同樣的模式提供給第三方外部的廠商。」
苗博雅表示,語音錄音牽涉到聲紋,跟人的指紋和虹膜等這些生物特徵有類似的性質,就算人名個資遮住,也沒有辦法像市府說的真正去識別化再提供給廠商,而且根據合約資料,分析的智慧財產權成果歸屬廠商,廠商如果濫用也沒有罰則。
台北市資訊局副局長兼發言人陳慧敏說:「公務機關在法令職權範圍內,去做一個1999的語音辨識合作案,是符合個資保護法第16條第2款及第5款,也符合第8條第二款,及第九條第二項的一個免告知範圍。」
目前已經有超過1400筆市民聲紋個資轉交廠商分析,苗博雅要求暫停試辦,並設定退出機制,資訊局對此回應,專案內容是擷取民眾聲檔中最常出現的詞彙,並不是針對個別音檔作分析,此案將對個資部分再行評估,也將對契約內容檢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