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波蘭湧入近80萬烏國難民學生 教育銜接問題待解【公視挺進波蘭】
邱偉淳 謝政霖/波蘭馬佐夫舍省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戰事已持續1個多月,目前在波蘭200多萬烏克蘭難民當中,有將近80萬人都是學生,他們的教育如何在異國銜接?公視特派團隊訪問首都華沙附近一間小學,發現不少學童,出現逃難後心理調適障礙,並面臨兩國學制不同的問題。
波蘭格羅濟斯科縣縣立第一小學班導林科夫斯卡表示,「這是烏克蘭的西里爾字母,讀成學校,跟波蘭語一樣。」
用雙語教生活常用詞彙、還有烏克蘭藉的助理老師陪同上課,希望讓學童適應校園新生活。
在華沙近郊一所小學,學生大概有150人,最近有40位新學生來自烏克蘭,學校內也貼上各種標語,提供烏克蘭家長相關資訊。
校長觀察到,低年級學生很快就融入班級,但中高年級學生經歷逃難後,有較明顯的抗拒情緒,也已針對老師進行行前教育與心輔培訓。
波蘭格羅濟斯科縣縣立第一小學校長布瓦胡塔表示,「可見比較年長的孩子較刻意地保持距離,陷在之前的情況裡,我們希望看到的笑容,已開始出現在學生的臉上。」
校方遇到的另一難題是兩國學制差異,如波蘭數理科進度較慢,須部分分班授課。因此外界也有呼聲要在波蘭增設烏克蘭學校。
對此,波蘭教育科學部表示,沒有計畫也不會主動;目前則會加速輔導有教育或心理背景的烏克蘭人就業,也能緩衝師生比例失衡的問題。
華沙大學移民研究中心教授杜許區克表示,「讓多數學生用像是抗疫的方式,也就是用電腦遠距上烏克蘭學制的課,波蘭政府須聯繫烏克蘭政府,以便準備相關教材。」
烏俄戰爭不只造成70到80萬學生被迫逃難到波蘭,中斷教育,也引發對於俄語或非波語學生的歧視問題,少數意見認為外來者佔用了教育資源。
華沙大學教育系博士後講師皮德魯辛絲卡表示,「目前波蘭有愈來愈多人認為,這是俄羅斯人也支持的戰爭,必然導致仇俄情緒增長,但大多數俄羅斯人、白俄人,也是受到體制迫害的難民,有很多也會投入救援烏克蘭人。」
據最新統計,至今波蘭約有16萬6000名難民就學,其中11萬5000人為小學生。
波蘭政府目前規劃是讓難民就讀到6月學期結束,再由家長決定是要留下、進入波蘭教育體系就讀,或是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