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海灣汙染嚴重 私人企業接手整治盼提高汙水處理率
從高空遠眺瓜納巴拉灣,陽光、沙灘、大海,一切看似完美無缺的度假美景,轉了一個方向,降低高度就能看到,海灣內的水充滿油汙與垃圾。巴西里約的瓜納巴拉灣,原本是當地著名的觀光勝地,適合衝浪、游泳,卻因為城市發展破壞自然生態,鄰近化學工廠的藥物、汙水,全成了扼殺美景的兇手。
里約漁民戈麥斯表示,「看到這樣的器材真是不可思議,瓜納巴拉灣內居然有這種醫療廢物,它是如何到達那裡的?」
今年62歲的戈麥斯是里約土生土長的漁民,住在當地一座已經關閉的垃圾掩埋場附近。當地垃圾場,曾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垃圾掩埋場,在2012年關閉後,仍有非法業者傾倒垃圾。長年因垃圾產生的汙水滲進土中,進入海裡,加上鄰近化石工廠設施,排放廢水、工業汙染物,有超過54%都沒經過處理,導致海水嚴重汙染,海中生物無法生存,漁民也無法存活。戈麥斯如今也只能依靠銷售回收垃圾生活。
非政府組織Viva Baia環保人士瑞卡多表示,「今天許多漁民家庭正遭受三餐不繼、甚至挨餓的生活,因為河裡已經沒有魚了,靠近垃圾場附近的紅樹林裡,甚至連螃蟹都沒有了。」
法新社報導,瓜納巴拉灣覆蓋的流域系統有1250萬人口,過去幾十年來,飽受海灣汙染之苦。就連鄰近為了環保生態、栽種吸收碳的紅樹林,也遭受汙染。
生物環境學家默斯卡帝里指出,「我們有設置一道柵欄,一道1公里長的防護柵欄,可以防止從河流進入海灣的垃圾進入紅樹林栽種區,因為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相信所有你能想到的沙發、冰箱跟其他東西,都會進入這裡。」
去年里約政府將自來水和污水處理公司私有化,將里約跟其他26個地方政府的供水、汙水處理經營權,賣給巴西國內最大的私人清潔公司,計劃在5年內,以5.7億美元,相當於台幣164億3千萬,來修復廢水處理系統,並且清理海灣的汙水,也在未來35年的經營中,投資將近1500億台幣,將汙水處理率提高到90%。
清潔公司子公司執行董事畢昂齊尼表示,「第1年隨著恢復現有廢水處理結構,肯定會對瓜納巴拉灣產生重大影響;到第5年隨著建設大型集水器,人們會開始喜歡去瓜納巴拉灣。到第10年,它將成為里約旅遊、休閒的絕佳選擇。」
只是過去曾有不少淨灣失敗的經歷。1994年,里約利用國際資金啟動淨灣計劃,在汙水處理廠部分花費12億美元,最後卻無法接續到居民的用水系統。2016年里約奧運時,當局又投入10億美元處理汙染問題,但最後仍宣告失敗,無法做到汙水處理率80%的承諾。生物環境學家默斯卡帝里批評,這場災難是因為城市開發混亂、缺乏公共住房政策,以及沒有普遍使用下水道系統意識,最後換來的是環境買單、付出代價,只能期盼接手的環衛公司,能徹底解決汙染,還給里約人乾淨的瓜納巴拉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