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現代核武威力多強大? 4張圖帶你認識核威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半年,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簽署命令,要求核威懾部隊進入「特別警戒任務」,引發各國擔憂。到底目前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擁有核武?它們的威力有多大?另外台海局勢緊張,中國到底持有多少核彈?《公視新聞網》用4張圖帶你認識人人畏懼的「核威脅」(nuclear war threats)。

各國持有核彈數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分別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宣佈投降。這是人類首次在戰爭中使用核武,但即使已過75年,原爆造成的傷亡數字一直沒有確切答案。據資料記載,廣島有約14萬人,長崎則有約7.4萬人,共逾20萬人死於原爆。

雖然原子彈的殺傷力為世人所恐懼,但在冷戰時期,蘇聯、美國紛紛投入研發核武。數十年過去,現代核彈的威力已經比當時兩顆原子彈「小男孩」、「胖子」大上百倍。

對各國而言,核武器的數量、威力都屬於高度機密,因此相關數據都是估算的。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報告顯示,目前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朝鮮、巴基斯坦和英國,共有約1萬2660枚。當中又以俄羅斯、美國持有數量最多,分別為5977枚、5428枚。

除了數量,另一個需要的關注數字是「戰略部署」,所指的是核彈已在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上裝載。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估計,俄羅斯有1588枚核彈屬於戰略部署,可進行遠距離攻擊,美國則更多,估計有1644枚。


核彈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隨即陷入美國、蘇聯互相抗衡的冷戰時期。兩國進行軍備競賽,紛紛投入研發核彈,其中蘇聯在1961年於新地島(Novaya Zemlya)試爆「沙皇炸彈」(Tsar Bomba),爆炸威力相當於5000萬噸TNT炸藥,被視為史上最強大的核武器。

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指出,美國在二戰投下的兩枚原子彈,爆炸威力分別相當於約1萬5000噸TNT炸藥和2萬噸TNT炸藥。相比之下,沙皇炸彈的殺傷力比「小男孩」、「胖子」多千倍以上。

然而,當代核彈並非一味追求更高的破壞力,而是因應軍事需求作出調整。若按照軍事策略區分,可分為戰術核彈(Tactical nuclear weapon)、戰略核彈(Strategic nuclear weapon)。

然而,國際上對於戰術核彈、戰略核彈,並沒有統一定義。

根據俄羅斯政府的定義,戰略核彈是指射程逾5500公里,在中共建政70週年閱兵典禮首度亮相的「東風-41」,屬於洲際彈道飛彈,可攜帶多枚核彈頭,另外美國智庫「Global Security」估計,東風-41射程約1萬2千公里。

射程少於5500公里則歸類為戰術核彈,例如共軍短程彈道飛彈「東風-16」, 射程約在800至1000公里。

軍事記者郭宏章指出,以影響戰爭局面而言,戰術核彈是用於小規模的地區戰爭,射程較短、威力較小;戰略核彈則用於大規模戰爭,「可能幾發就結束整場戰事。」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則表示,戰術核彈威力遠小於戰略核武,比如美國海軍部署的W76-2核彈頭,爆炸威力約5千至7千噸TNT炸藥,甚至像B61 Mod3,只有約300噸TNT炸藥的威力,確保其破壞力在可控制範圍內。至於美國現役的戰略核彈頭如B83,威力大約1千200萬噸TNT炸藥。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Alex Wellerstein,同時也是一名科學史學者,他製作了互動式地圖網站「NUKEMAP」,可模擬不同規模的核彈放置在不同位置所造成的危害。

根據該網站估計值,假設中國發射「東風5號」,目標為台北101,預計方圓12公里外的範圍,包括內湖、北投、新店、三重等地區,都會遭到致命的毀滅性破壞。方圓24.5公里外的範圍,淡水、基隆一帶,當地民眾也恐怕會出現三級燒傷。

然後我們改用美國在二戰所使用的原子彈「小男孩」作模擬,比對之下,便可以得知現代核武的威力。若「小男孩」目標同樣為台北101,僅在方圓340公尺左右的範圍,造成毀滅性破壞。在方圓1.91公里內地區的民眾,則估計遭受三級燒傷的區域。


國際廢核條約

1968年《核不擴散條約》

二戰後,原爆讓各國不得不正視核武的威脅。1968年,聯合國成員國達成最終協議,訂立《核不擴散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簡稱NPT),旨在制止核武器擴散、裁減核軍備、禁止其他國家獲得核武器,至今共有19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條約。

但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在《核不擴散條約》中屬於「合法」擁有核武國家;條約內容強調,「每個有核武器的締約國,承諾不直接或間接向任何國家轉讓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或對這種武器或爆炸裝置的控制權。而且不以任何方式協助、鼓勵或引導任何無核武器國家制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或對這種武器或爆炸裝置的控制權。」

此外,上述核武九國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至今仍沒有簽署該條約,北韓則在2003年退出該條約。

今年1月舉行的《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中,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Joint Statement of the Leaders of the Five Nuclear-Weapon States on Preventing Nuclear War and Avoiding Arms Races)。五國領導人表示,

核戰爭是打不贏也不能打。由於使用核武器將產生深遠的後果,我們也強調,只要核武器繼續存在,核武器就應該用於防禦目的、威懾侵略、防止戰爭。

同時,五國領導人均同意,繼續履行《核不擴散條約》第六條義務,也就是「每個締約國承諾就及早停止核軍備競賽和核裁軍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就一項在嚴格和有效國際監督下的全面徹底裁軍條約,真誠地進行談判。」

1991年《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2010年《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1991年7月31日,美國、蘇聯簽署《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雙方承諾大幅削減戰略核武器,比如將持有核彈數量減少至6000枚以下、洲際飛彈運載工具削減至1600件等等。條約於1994年12月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09年12月5日。

2010年,美國、俄羅斯兩國經過多次談判後,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 Treaty),限制雙方只能部署少於1550枚核彈,包括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核彈頭不能超過700枚,以及發射核彈的工具數量不能超過800架等等。

2021年1月新就任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同意延長條約,有限期至2026年。
 

2017年《禁止核武器條約》

2017年,《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簡稱TPNW)在聯合國大會上獲得122個國家通過,但是要讓條約正式生效,必須要有至少50個國家的批准。

3年後,宏都拉斯成為第50個批准該條約的國家,條約滿足正式生效的條件,並於2021年1月22日起生效。

《禁止核武器條約》禁止締約國發展、試驗、生產、製造、獲取、擁有或儲存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裝置,也禁止締約國轉讓或接受核武器和其他核爆炸裝置,等於將核武器「完全非法化」。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對此表示,這是「廢除核武的一個歷史新篇章」。

不過,俄羅斯、美國、中國、法國、英國都表態拒絕簽約該條約。英國政府更批評該條約「不會使我們更接近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並表示英國會在《核不擴散條約》的框架下,透過外交手段,達成多邊裁軍談判。美國則是呼籲北約國家共同拒絕加入。

因此,全世界公認的擁核武最多的五個國家,都沒有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讓人不得不懷疑條約生效後,能帶來什麼實質作用。


中國核武現況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估計,目前中國擁有約350枚核彈。雖然數量遠低於美、俄兩國,但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就示警,中國核武數量將於2027年翻倍且達到700枚,到2030年恐怕會達到1000枚。

此外,去(2021)年美國科學家聯合會《華盛頓郵報》相繼揭露,中國在甘肅省玉門、新疆哈密,建造多個飛彈發射井,數量恐怕超個200個。美國空軍大學的報告則顯示,中國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金旗建造飛彈發射井,數量至少有29個。飛彈發射井常用於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外界預估,這些發射井可能是為能夠攜帶多個核彈頭的「東風-41」作準備。

除了核武數量以及打造發射井,也讓美國擔心的是,中國在核武技術發展。2019年10月1日,「東風-17」在十一國慶閱兵儀式上首度亮相。美國國防部指出,東風-17屬於「極超音速武器」(Hypersonic weapon),不遵循傳統彈道飛彈的固定拋物線軌跡,因此機動性高,敵方難以追蹤、攔截。

2021年7月,美國最高軍官、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Milley)向媒體證實,北京為高超音速武器系統進行測試,並嘗試避開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對此,麥利坦承情況「非常令人擔憂」。而早在2018年,時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John Hyten)就警告,「我們沒有任何防禦可以抵抗這種武器來對付我們。」

但郭宏章認為,極超音速武器只是載具,要裝上核彈頭才能稱為「核彈」,而且中國研發軍武技術尚未成熟,要把極超音速武器當作「核武」使用,仍需要一段時間。

舒孝煌則認為,以「核三位一體」(Nuclear triad)的能力而言,中國仍遠遠落後於美國、俄羅斯。核三位一體所指的是,一個國家同時具備有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和戰略轟炸機等3種核打擊方式的能力,等於是「海、陸、空」兼備。

舒孝煌說,世界上唯一只有美國擁有最完善的技術,俄羅斯在海上、陸上都有一定能力,但空中比較弱。至於中國,「他們只有陸上發射的能力,海上一般,空中沒有能力,像『轟-20』還是不行。」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