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地震怎麼辦?防災緊急避難包又要如何準備?【懶人包】

梁駿樂/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地牛再翻身!如果在睡覺時遇到地震你知道該做什麼嗎?近來地震愈來愈頻密,事前又應該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呢?

地震了!我該怎麼辦?

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避免受傷。如果是躲在牆角或柱子旁邊等地方避難時,要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等。

(圖/消防署提供)
(圖/消防署提供)

睡覺時,發生地震怎麼辦?

睡夢中接收到國家級警報而驚醒時,請勿驚慌,不要急著離開床上,消防署建議可以先轉身臉部朝下趴著,縮起雙腳,並用枕頭護住頭部、頸部,直至搖晃停止。

延伸閱讀:不再讓你邊緣》地震來了,沒收到國家級警報?災防告警系統啟用教學

(圖/消防署提供)

事前該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

當地震或其他重大災害發生後,建築物如遇嚴重受損,就需要立即緊急撤離,這時候緊急避難包就派上用場,可以立即取用後前往避難場所,及時遠離災害,那到底緊急避難包要帶些什麼?

第1步:找一個質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

第2步:準備緊急避難包內容物,以下是消防署點出的6大必備項目:

  1. 緊急糧食飲水
    每人最少準備3公升的瓶裝水與3天份量的防災食物,可選擇常溫保存至少半年以上,如餅乾、巧克力、防災食品、真空速食食品等簡單的糧食;有嬰兒的家庭應另外準備奶粉、真空包裝或罐頭副食品等。
  2. 醫療及清潔品
    優碘、棉花棒、紗布等急救用品、溫度計、口罩、乾洗手、面紙、濕紙巾、衛生棉及醫藥(每日服用藥及常用藥等,要注意藥品保存時效及保存方式)等。
  3. 禦寒保暖衣物
    輕便外套、內衣、襪子、毛巾、手套(橡膠手套)、雨衣、小毛毯、暖暖包等,如果有小型睡袋,在可背負範圍內也可一併帶出。有嬰兒的家庭要記得帶尿布,嬰兒背帶最好也放在出門可隨手拿得到的地方,一併帶出。
  4. 貴重物品
    身分證、健保卡及存摺影本,其他合法證明重要證件影本。另需要少許現金,最好準備些零錢,因為可能會使用到公共電話或自動販賣機。
  5. 鞋子
    外出避難時,要記得穿上鞋子,以防路上碎石、玻璃刺傷。
  6. 其他
    其他可預先準備如哨子、防災地圖(請參看下表)、可攜式收音機、手電筒、電池、打火機、瑞士刀、行動電源、充電器材等。如果家中有寵物,寵物的飲食需求也需要另外考量採計,一併放入緊急避難包中。

全台防災地圖列表

第3步:建議把緊急避難包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

消防署又提醒,緊急避難包準備時也可與家人共同討論,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每個人都應該要準備1個緊急避難包。備妥之後可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以提醒自己每半年檢查一次緊急避難包,除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或已屆使用期限需替換之情形。

(圖/消防署)

災後該怎麼跟家人聯繫和會合?

除了準備地震緊急避難包,也可事先和家人討論「家庭防災計畫」,約定事故發生後的聯繫方式和集合地點。

地震之後,通訊可能中斷或電話線路壅塞而無法聯絡家人,因此事先應與家人約定數種不同的的聯繫方式,以確保震後家人能聯繫彼此狀況。

消防署提醒,震災為避免電話佔線,建議多使用簡訊或即時通訊軟體與親友聯絡,減少電話線路的負擔,民眾也可於內政部消防署「1991報平安語音留言專線」事先約定緊急聯絡人之聯絡電話或留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