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增120例境外 檢疫縮短新制即占31例
吳雅瑜 林志堅/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昨日新增120名境外移入案例,其中多達31例為檢疫縮短新制的民眾,讓外界擔憂是否會影響到檢疫期再縮短,有醫師表示,Omicron潛伏期短,就算檢疫後期個案未被篩出,其病毒量也不會太高,在疫情可控範圍內,檢疫不需再走回頭路。
新冠疫情趨於穩定,但19日境外移入個案卻創新高多達120例,其中多達31例是入境檢疫期縮短到10天,實施後第2批的民眾,與首日新制檢疫出關12例採檢陽性人數相比,增加近3倍,也讓外界擔憂是否會影響到檢疫期再縮短。
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表示,「東亞的狀況嚴重,不代表防疫的天數需要縮短,Omicron它這個病毒,它的特性、它的潛伏期時間是短的,漏掉會篩檢出來,那(陽性)比例,大概就會比較低一點。」
醫師表示,國內落地採檢陽性或居檢轉陽個案仍多,可再多做觀察,以Omicron潛伏期短,檢疫期仍有機會再縮短,且就算檢疫後期個案未被篩出,其病毒量也不會太高,在疫情可控範圍內,檢疫不需再走回頭路,而嘉義婚宴群聚案,目前感染源仍待釐清,且嘉義衛生局19日才開始加緊匡列相關接觸者,疫情是否已擴散到社區也讓各界關注。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說明,「社區本來就是有風險,我們本來就預期說,可能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傳染鏈還在社區存在,所以在社區裡面目前並沒有清零,所有的人都要遵守檢疫的規範。」
醫師認為,雖然國內有幾天本土+0,但社區可能還是有些不明傳染源存在,且近期可以發現基層診所上呼吸道、腸胃道感染就醫的人數增加了許多,這顯示民眾在消毒雙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規範開始有鬆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