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公投門檻下修 議員推外木山填海造陸公投

基隆市議員提案修正《基隆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昨(18)日三讀通過,配合中央母法,公民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提案門檻下修到選舉人數的千分之4、連署門檻則是百分之4。接下來,也將推動外木山填海造陸公投,展現公民參與的力量。

來到基隆的外木山,遠遠望去就能看到漁港和美麗的海景,一旁則是台電協和電廠。由於協和電廠更新案,預計將興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填海造陸下,恐怕海岸美景將會消失,當地居民和環團議論紛紛。

外木山居民張鴻勝表示,「漁獲現在已經減少很多了,那再做下去的話,這近海的一些漁民靠這些維生,但是現在再做下去更不用講了,他們這些漁場都完蛋了。」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鄭暐認為,「公投法案的修法,我覺得是一個幫助,決心要一起守護,外木山這棲地的夥伴們,他們覺得說他們會更有力量,或是更有約束力的,能夠去跟我們的政府表達我們的訴求。」

基隆11位議員提案修正基隆《公民投票自治條例》,17日終於三讀通過,提案門檻下修到選舉人數的千分之4,連署門檻則是百分之4。對照中央的萬分之1,和百分之1.5,雖然還是有差距,可是提案議員認為,未來會用來推動外木山填海造陸案公投,凝聚公民意見。

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陳薇仲表示,「我們真的要來為人民發聲,真的要為基隆、大家在乎的這片海洋發聲,所以門檻有沒有降低,我們都是會來做四接的公投運動。」

無黨籍基隆市議員王醒之則認為,「地方性公投如果放在基隆,會有很多各式各樣不同的議題想像,下一個階段我覺得會引發更多的人開始願意投入公共事務,而且開始想,這些問題是我覺得重要,但是市政府一直沒有條件處理。」

雖然全案仍需呈報內政部備查,部分提案議員對於提案、連署門檻下修幅度仍不滿意,卻也認為,至少成功把投票年齡下降到18歲,讓市民參與公共事務有更大的空間,相信未來對基隆的發展是一大助力。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