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難民數量暴增 波蘭「彈盡糧絕」無力感逐漸湧現

王蕙文/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俄軍空襲戰線不斷往西部地區發展,烏克蘭外逃的人數暴增到了300多萬人,其中180萬人都寄居在最近的鄰國波蘭境內,數量相當於首都華沙的人口總和。然而,無論是入境關卡、鐵公路運輸樞紐、大城還是小鎮,都可以看到波蘭人,大愛無國界的善行義舉。但3個星期時間下來,自發性的波蘭義工、民間團體,乃至於地方政府,開始湧現「彈盡糧絕」的無力感,呼籲執政當局與歐盟應當盡快因應這場全球最大的難民危機。

提著沉重行李又要抱著小孩的烏克蘭媽媽,一走進波蘭邊界梅迪卡(Medyka)入境處,立刻就有身穿制服的警察前來幫忙。排隊等待轉運巴士到來的期間,四周空地有來自世界各地人道救援組織攤位,提供各式各樣用品和飲食,讓大家免費領取。

像是「世界中央廚房」這個由廚師組成的人道團體,在波蘭一座城市普熱梅希爾(Peremyshl)租借一座中央廚房,每天現場烹煮數千人所需的食物量,接著載運到梅迪卡,讓身處零下低溫環境下的烏克蘭人,有熱食可以暖一暖。

世界中央廚房廚師克萊拉說:「我們向在地供應商購買產品,買了很多,我是說大部分,我們都是用捐款來購買的,我指的是食材器具所有一切。」

鋼琴師大衛馬爾泰羅從德國開了好幾百英里的路程,用拖車載運一台鋼琴,在這裡演奏約翰藍儂(John Lennon)的反戰名曲《Imagine》。

德國鋼琴師馬爾泰羅說:「我想要宣傳無國界這個訊息,思考沒有國界,我們不是國家,我們是人,我們應該全部連結在一起。」

波蘭與烏克蘭之間隔著500公里的邊界,戰爭爆發3個星期以來,已經有180多萬人湧入,數量相當於首都華沙的人口總和。但波蘭全境看不到一座難民營,相反的就如同1940年二戰期間,大批老百姓划著自家的小艇穿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援救受困在法國的士兵一樣。

成千上萬的波蘭人自動自發地動了起來,發送熱茶、三明治,提供免費的交通運輸,捐贈募集物資,或是邀請烏克蘭人直接住到自己家裡。全國各地旅館、大型運動場館都暫時被挪用來作為安置中心,有義工協助烏克蘭人安頓。

華沙難民安置中心義工潘納賽維茲說:「對母親們的話,我協助她們找工作,小孩子則是幫他們在摩科多地區尋找學校與幼稚園。」

(圖/美聯社)

華沙市長恰斯科夫斯基表示,「大致上來說,目前仍齊心合力,絕大多數民眾都支持,但是一週或兩週或一個月,我們將會見到(反彈)。」

但3個星期時間下來,自發性的波蘭義工、民間團體,乃至於地方政府,開始湧現「彈盡糧絕」的無力感。以位在東部總人口只有6萬人的小城市扎莫斯克(Zamosc)為例,近來也轉型成為難民中心,有些天一下子就有3萬5000千人入境。

這個全市將近一半人口都是猶太後裔的城市,扎莫斯克市長安德瑞茲努克(Andrzej Wnuk)對BBC記者表示,「波蘭人做好了付出的心理準備,但資源終究有限。」

華沙一名照顧500位烏克蘭難民的義工柔西亞左齊尼克,日前在Instagram對總統杜達(Andrzej Duda)發了一封公開信,陳述十多天以來,「為了替難民籌募生活用品,她放下手邊的工作、沒有時間睡覺吃飯、連家都很少回、女兒也很少見,日以繼夜地為安頓難民忙東忙西。」她對杜達喊話要政府一起出力,讓所有工作系統化。實地前往波蘭視察的聯合國難民署,見證了波蘭人的大愛無國界,以及人力、財力、物力日漸捉襟見肘的窘況。

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沙特瑪爾歇表示,「總人數已經超越300萬大關,波蘭這裡的數字是180萬左右,(難民)數字過去幾天從較低水平稍微穩定了些,但未來幾天和幾週我們不知道,相當有可能(難民)數字會再次上升。」

面對這場人道危機,歐盟執委會宣布了一筆5億歐元的援助計畫,並啟動「臨時保護令」,允許烏克蘭人3年內在歐盟居留自由進出,工作權、住房與醫療福利也一律保障。

而波蘭國會則是在16日通過了一系列新的援助措施,像是合法居留一年半、加速身分申請與登記程序、一次性發放300茲羅提(波蘭官方貨幣)援助金,收容烏克蘭難民的家庭,按收容人數2個月內,每人每天補助40茲羅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