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能源制裁戰兩面刃 歐美油價新高引民怨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引發能源供應鏈大地震,已經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儘管美國政府極力想斬斷俄羅斯的油氣金雞母,歐盟也表態力挺,然而不僅歐盟對俄羅斯能源高度依賴,一時之間無法轉向其他來源,美國也在抵制俄羅斯及不願鬆綁國內開採的雙重壓力下,能源價格屢創新高,進而引發民怨。分析師認為,這場注定兩敗俱傷的能源戰爭,誰會先舉白旗,還很難說。

駕駛人開車在加油站周邊大排長龍,已經是半個月來美國民眾的日常。甚至有民眾不遠千里,開車越過邊界到墨西哥加油,只為了避免荷包縮水太多。原本每天離不開的代步工具,在零售油價屢創新高之下,成了奢侈的享受。

隔著大西洋的西歐各國也不好過。美國政論新聞網《Politico》引用統計顯示,歐盟各國能源進口對俄羅斯的依賴,原油當中占了27%,天然氣則有41%,煤礦比例更高,有47%。除了家庭烹飪取暖,更大一部份是用在火力發電。

英國牛津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提耶瑞布洛斯指出,歐洲零售油價比美國漲更兇,電費及瓦斯費也漲2、3倍,而且有可能中斷供氣供油,造成歐洲經濟衰退。能源價格飆漲將使產業瀕臨崩潰,這就是歐洲可能陷入衰退的原因。

分析家認為,這將使得民怨在短期內爆炸,歐美等西方國家都無法倖免,而能源轉換是長期間才能辦到。

提耶瑞布洛斯認為,「問題是我們能怎麼辦,最簡單的答案就是『不環保』,也就是法國在2022年1、2月間的做法,重開或增加燃煤火力發電得負載量,煤礦可能是在地產的,或是來自澳洲、美國。」

換言之,不久前才召開、有關全球氣候變遷對策的會議,強調減少火力發電、碳中和的目標,在俄烏衝突引爆的能源大戰中,暫時將被拋諸腦後。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