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禁運俄羅斯石油 油價衝高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圖表】

(圖/美聯社)
布蘭特原油期貨9日一度升至每桶131美元的高點,有石油交易商更預測油價將突破200美元,可能創歷史新高。油價持續高漲會對台灣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戰事跟油價的關係又是什麼?

國際油價衝高 彭博:石油交易商押注將衝上200美元

美國總統拜登8日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液態天然氣和煤炭,希望加強制裁力道,能打擊俄羅斯的石油收入來源。英國也跟進宣布,將在今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

禁運措施造成市場恐慌,布蘭特原油期貨9日一度升至每桶131美元,迫近2008年146.08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場瀰漫看漲氣氛,《彭博》報導,部分石油交易商甚至開始押注3月底之前,原油價格每桶將衝上200美元。

不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現在的情況與2008年不一樣,當年各國憂心沒有原油,在心理恐懼下而造成根源性問題。他補充,「現在沒有擔心油(源)缺乏的問題,純粹就是因為產油大國俄羅斯被禁運了,所以在供給面就變得非常地不足。」

美國望制裁打擊俄羅斯 尋找替代國卻碰壁

禁運石油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多大的打擊?從以下圖表可以發現,儘管中國目前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接收國,但美國如果連同所有歐盟國家都停止進口俄國石油,以2020年的數據來看,將佔俄國出口貿易額近五成(48%),高達350億美元,比中國的237.7億或32.8%還要高。

可是,俄羅斯作為原油第二大的出口國,禁令衍生的影響也很大,為維持國際油價穩定、填補俄羅斯石油的空缺,拜登表示將釋出美國的戰備儲油,並試圖尋找替代方案,但暫時處處碰壁。

《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8日在宣布前,曾致電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王儲,希望能配合增產,但電話都遭兩人拒接,兩國分別是原油出口國排名第1和第5。路透社10日報導,阿聯酋駐美大使表示贊成增加石油產量,並「將」建​​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提高產量。

目前遭石油禁運制裁的委內瑞拉也成為替代選項之一,美國已派出代表團進行磋商,可能近期內就會有結果。委內瑞拉擁有世界最高的原油儲量,但它同時也是俄羅斯的盟友。

被美國因核爭議恢複制裁的伊朗亦被列為可能的「𥌓光」,只是伊朗核協議的談判放慢,而且即使達成協議,伊朗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石油輸出流動。

台灣亦將受波及?學者:政府可提供公共交通補貼

邱俊榮提到,以往生產技術非常依靠石油,所以一旦油價高漲,對生產的衝擊較大,但現在有比較多不同的生產方式,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但是衝擊就比較容易反映在物價上。他並提及,「輸入性的物價上漲對台灣來講是無法避免,這部分的物價上漲只能聽天由命,但是另外一層面是『供給過多』所產生的部分,雖然央行會很為難,但這個部分還是要處理。」

邱俊榮所指的「處理」是指升息或其他可能的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在立法院表示,由於俄烏兩國不僅是能源,也是穀倉的出口國,戰爭確實導致大宗物資短期價格暴衝,台灣面臨輸入性通膨壓力確實可能增加,但台灣經濟基本面還是好的,因此不會停滯性通膨。

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指,日本政府計劃補貼煉油商,以此抑制給零售業的批發價。邱俊榮不贊成台灣跟進,他認為全面性地補貼降低成本會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因為不知道高油價會持續多久。他建議政府,短期內可以補貼公共交通運輸業者,避免漲價。

邱俊榮又舉例,台灣在1970年代油價高漲,政府花了非常多的力氣補貼產業,但也會造成大家反而會疏忽去精進、發展較節能的生產方式,甚至藉著這個機會去做產業升級。

戰爭跟油價一定有關係?油價回調只能靠停戰?

回顧歷史,1980年兩伊戰爭,導致產油減少,油價一度推高至每桶逾100美元水平,直至1988年戰爭結束,伊拉克和伊朗都增產石油,油價大幅回落至30美元左右。

其後1990年波斯灣戰爭,也同樣發生產油減少、推高油價的情形;2010年爆發阿拉伯之春,油價上漲,及後引發埃及革命成功推翻穆巴拉克政權、第一次利比亞內戰,油價再度攀高。

雖說戰爭跟油價的關係很難判斷有絕對的關聯,但邱俊榮也認為,戰事早日告終可以緩解油價上漲的壓力,「這次俄烏戰事引發的油價上漲並不是因為缺油,純粹是一個軍事戰爭的問題,所以一旦這個問題被解決的時候,油價就會回落。」

 (實習編輯黃立安、廖敏涵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