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G7制裁俄國、預計接納烏克蘭難民 日本出手迅速亞洲第一

烏俄戰爭爆發超過2星期,隨著戰事持續,各國相繼祭出經濟制裁,日本則是緊跟著G7七大工業國腳步,出手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個跟進歐美制裁的國家。先是在開戰前一天,俄國總統蒲亭承認烏東兩地區獨立後,日本就迅速公布要實施停發俄國債券,凍結特定人士個人資產、簽證,跟禁止向俄國、烏東兩州的進出口。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開戰前一天、2月23日就表示,俄國明顯侵害烏克蘭主權及領土的一體性,違反國際法,對此嚴重譴責。
俄國開戰後連續幾日,日本也跟著各國加速對俄國、白俄羅斯的制裁,平均1到2天就追加制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面對國會質詢時,也直接在第一時間表達,將經過國際機關,向烏克蘭難民施以1億美元,相當於台幣28億6000多萬的緊急人道援助,並表態願意接納烏克蘭難民入境。
岸田文雄於2日表示,「我國將會持續接納從烏克蘭避難到第3國家的難民,預計首先接納在日本有親友的人。」
除了政府,在烏克蘭駐日大使館徵召義勇軍下,一度還有70位日本民眾報名參與,其中有50人是前自衛隊隊員。不過後續因抵觸日本刑法的「預備私戰」和「陰謀罪」,烏克蘭大使館最後改為呼籲,民間響應醫療、資訊等相關領域義工支援。
民間企業也在此時積極響應政府制裁,從汽車業界的豐田、本田等,停止在俄國零件、汽車生產線,並且停止對俄國出口車輛,到其他業界,用組鐘演奏烏克蘭國歌祈禱和平,還有業者生產烏克蘭國旗顏色的筷子,以同樣發音,象徵架起和平的橋樑。各地陸續發起的反戰抗議、募款捐助烏克蘭等,官民上下一心支援烏克蘭,相當罕見。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室長高橋杉雄指出,「針對個人的制裁,因為這次是施以金融制裁,可以說是能做的事情幾乎全都做了,但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因為經濟制裁,而在短期內停止侵略行為,這次我想也是一樣的。」
不過在各國對俄國經濟制裁同時,中國依舊避稱俄國行為是「侵略」,還將烏俄戰爭危機歸咎在美國,還以大內宣的方式,引導民眾認定爆發戰爭,是歐美國家挑起事端,並限制刪除部分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批評俄國的言論,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籲,中國應該要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專家也分析,烏俄戰爭未來狀況,關鍵取決於中國的態度。
筑波大學副教授東野篤子認為,儘管中國批評軍事進攻的行為,但也批評西方國家的制裁行動,「烏克蘭曾請求中國做中間人,認為習近平能直接與蒲亭總統對話,但中國是否能誠實為其當和事佬,這點是很困難的。因此中國採取什麼姿態、會支援俄國到什麼程度,以及打算做和事佬到什麼程度,這是非常至關緊要的部分。」
有經濟學家分析,包括日本等各國對俄國進行的多方制裁,對日本經濟衝擊不小。像是英美石油業者,退出開發俄國能源項目薩哈林1號、薩哈林2號,就對注資頗多的多間日本企業造成巨大衝擊,讓能源價格也持續增加。另外在小麥、漁貨及稀有金屬等民生物資上,因為限制進出口,也勢必影響市場價格上漲,讓日本跟進國際情勢制裁同時,也另外公布國內經濟對策,期盼降低對經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