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閘門內設複合式商店 拚業外營收補疫情虧損

台北捷運營收去年受疫情影響,衰退至154億元,疫情趨緩旅客回流之際,北捷也首度在捷運閘門內開起複合式商店,讓旅客不出站,也可以買到生活所需用品,希望力拼票箱以外的收入。

一早搭乘捷運的旅客,在捷運通道準備換線轉乘的路上就有一整排的商店,其中以咖啡和麵包,最受上班族青睞。民眾說,「如果前一天沒有準備的話,當然就是上班前在附近買,就是以方便為原則。」也有民眾表示,趕上班時帶著就可以走了,是還蠻方便的。

這是台北捷運公司首度在捷運閘門內開設微型商場,從過去閘門外地下街當房東招租模式,轉換為閘門內自營商場,與合作店家分潤,展店目標為中運量轉乘捷運。第1家店選在南京復興站,主打不出站就能買,年營業額目標900萬元,全力拚業外收入,多少也希望彌補疫情期間的虧損。

台北捷運公司總經理黃清信表示,「初步營業額是在900萬,但是因為剛展店,總是有一些新店效應,那不管怎麼樣,要持續再成長。」

回顧過去四年,台北捷運平均每日運量,在108年衝到216萬⼈次, 隔年也有190萬⼈次,去年經歷三級警戒,運量下滑到145萬⼈次,今年初緩步回升,1到2月平均156萬人次,疫情鬆綁之際,北捷表示,除站內店陸續展店,也會規劃多角化發展。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