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不適就診竟查出肺腺癌 患者慶幸打疫苗救回一命

接種新冠疫苗意外發現罹患癌症,高雄一名老先生,去年接種第1劑莫德納,但打完後卻很疲倦、不舒服,原以為是疫苗副作用,就診後竟發現得肺腺癌,趕緊治療,慶幸被打疫苗救了一命。

胸腔內科診間前,坐著許多病患,肺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高雄一名70歲黃先生,去年7月接種完第1劑莫德納,經常覺得很累、不舒服,原以為是疫苗副作用,沒想到到醫院就診檢查,竟然是肺腺癌。

病患黃先生說,「那個疫苗會助長你頭暈,我已經這樣忍了、忍了1個多月。」病患家屬黃小姐說,「疫情幫助他,我說你不能怪疫苗,是疫苗救了你、真的,所以很多疾病也是因為這樣子,你才會慢慢發現。」

黃先生一開始做傳統化療,效果不好,後來醫院安排他做次世代定序檢查,才知道罹患的肺腺癌帶有罕見的基因突變,對傳統化療反應差,而且惡化速度較快,改用雙標靶藥物治療後,腫瘤才開始明顯縮小。

高醫肺癌團隊召集人楊志仁表示,「肺癌的形成比較特別,它常常是有一個驅動基因,所以我們做NGS(次世代定序),可以找到特別的驅動基因,可以針對這個驅動基因去做治療,所以目前肺癌的治療是最顯著,其他癌症其實也有相關NGS的檢測,可以找到基因型去做治療。」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109年有高達2成的癌症患者因肺癌死亡,醫師也提醒民眾,肺癌2期的治療存活率是8成,但到4期就只剩不到2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掌握黃金治療期。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