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臺傳教.推動白話字 臺文漫畫說巴克禮奉獻
記者 郭柏均 張育睿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來講台灣歷史上發行上久,也是頭一份用白話字印的報紙,佇1885年出版的「臺灣府城會報」,出版人是清朝就來台灣的,英國宣教士巴克禮。巴克禮牧師為著傳教,費心神推廣白話字運動,這陣有少年創作者,用漫畫結合全台文,呈現牧師為土地、為母語奉獻的故事。
為著傳教,宣教士巴克禮佇1878年的台灣,開始推動台語白話字,嘛予當時的基層民眾開始捌字。這本全台文的bang2-ga3,畫的寫的,就是清國統治時期,來自英國的宣教士巴克禮的故事。
漫畫台文翻譯薛翰駿說:「伊應該是第五个來臺灣英國的宣教士,彼个時陣臺灣捌字的人足少,大概有九成的人攏毋捌字,彼个時陣就發見講,彼个時陣佇東亞抑是東南亞的宣教士,有咧用一套用羅馬字寫的白話字,伊感覺這套物件嘛是臺灣真需要的。」
為著推動白話字,巴克禮嘛開始引進現代印刷技術,出版台灣第一份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是以白話字編寫。bang2-ga3作者寧欣講,伊進前嘛有佇面冊迷眾頁,以趣味的方式推出宣教士馬偕的故事,因為社會、教會等等反應攏真好,就開始規劃巴克禮的故事。
漫畫作者寧欣分享講:「我欲畫的時陣,一開始就想講一定愛有一个外國人,因為臺灣是一个海島,所以有真濟外國人佇遮落地生根,比臺灣人閣較臺灣人,所以我就決定選一个宣教士來做,拄好巴克禮伊攏咧推廣白話字,就是臺語,真適合這个主題。」
巴克禮的故事有濟濟教會相關元素,薛翰駿講,因為無教會背景,佇翻譯的時、是定拄著困難。落尾參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的陳豐惠合作,以台文聖經為基礎、做伙揣資料,完成這本bang2-ga3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