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俄羅斯 台灣可能以半導體出口管制
韓瑩 彭耀祖 林健生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情勢升溫,傳出美國政府要爭取亞洲經濟強國支持,祭出經濟制裁手段。台灣有可能加入,以半導體出口管制為手段,但外交部和美國都還沒有證實。不過,台灣出口到俄羅斯的貨品,只佔了全部的1%、風險較小,業者也認為,對於台灣的半導體出口影響不大。
俄烏緊張局勢升溫,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報導,拜登政府將透過制裁痛擊俄羅斯經濟和科技產業,正爭取亞洲經濟強國支持,傳出已取得台灣、新加坡和日本的力挺。台灣基於與美日戰略合作,可望祭出半導體出口管制,作為制裁手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我們將使用額外的制裁和出口管制,進一步升級,我們還沒公佈,但已做好充分準備,與全球盟友和合作夥伴一起實施。」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指出,「外交部我們會持續密切的關注烏克蘭情勢發展,並且會跟美國或是其他理念相近的國家,來緊密的協調,採取適當的因應作為。」
目前美國還沒有公布進一步制裁,不過如果台灣要加入,依照財政部的公開資訊,110年台灣出口俄羅斯最多的是電腦設備,大約3.7億美元,再來是電機及機械,半導體所在電子零組件3000萬美元,與類別全年出口相比,佔不到1%,台灣業者表示影響不大。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執行長羅懷家表示,「有影響,但不是全面的,畢竟在我們供應鏈的比重來講,還是相當有限。」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以去年1到11月來看,俄羅斯是位居台灣半導體出口的第35個國家,預計對於台灣整體的出口,並不會有太大的一個影響。」
台經院分析台灣半導體最主要出口國家還是以美中、歐洲及東南亞國家為主,管制出口俄國對台灣影響不大,不過如果跟進預計對台灣半導體國際能見度會有提升效應,在美日聯盟當中的地位相對更為穩固。台積電則指出,如果政府決定管制出口俄羅斯,會遵循法規,配合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