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2020年勞工平均年薪最新資料,彰化縣繼2018、2019年之後,以51.8萬元再次奪下最後一名。民眾抱怨低薪環境,但彰化的傳統產業卻大喊缺工,就算提高薪資年輕人也不願意做。勞動部則表示,已啟動跨部會協調機制,掌握各行業缺工狀況,積極培育與媒合人才,拉近勞資雙方的認知落差。
製造水龍頭半自動化的生產線,像拋光這個動作,許多細節還是要仰賴純手工。但因為長期缺工問題,在彰化經營水五金35年的業者說,就算不顧人事成本提高薪資,許多台灣年輕人還是不願意屈就,找不到勞工已經是常態,讓他在彰濱工業區擴廠的計畫也暫時喊停。
水五金業者黃炎修說,「辛苦的工作就讓給外勞做,現在年輕人做這種工作,他不願意下去這樣子困在這邊,很難啊,而且要學,現在年輕人已經不一樣。」
傳統產業不斷大喊缺工,但主計總處近期公布2020年各縣市勞工平均年薪,彰化縣全年總薪資51.8萬元,連續3年墊底,消息一公布,不少在地民眾認為,彰化薪資水平確實較低。
民眾許小姐認為,「平平都是人民,彰化水準也不錯,為什麼薪水這麼低?」另位民眾張小姐則表示,「你看那薪水怎麼能夠生活,所以現在年輕人都一定要兩個人上班,才能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
不過勞動部表示,缺工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少子化,讓台灣的勞動人口逐年下降,尤其在營造與製造業缺工特別嚴重。目前除了逐步調高基本工資,還會以舉辦個別企業徵才活動等客製化服務,來作為企業提高薪資的誘因。
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長陳世昌指出,不大可能去強迫雇主調薪調多少,但是雇主願意跟政府一起合作,將薪資待遇往上調,可以做客製化服務,這個部分是可以處理。
勞動力發展署表示,針對缺工問題跨部會的協調機制已經成形,由經濟部掌握各區域產業人力需求,結合教育部與勞動部來做人才培育與媒合,期盼藉此拉近民眾與企業的期待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