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設置零批場使用協議書 承銷人:營業額吃不消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和五大公協會達成共識,設置零批場使用協議書,規定每日承銷量需要達到400公斤或銷售額1萬。對此,承銷人表示,疫情期間營業額吃不消,應該要有彈性,而自救會則批評協商過程不透明,呼籲應立即撤銷。

在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工作40年的廖大哥,將衣缽傳承給兒子,正值蓮霧產季,卻受到疫情牽連,沒多少顧客上門,加上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規定,第一果菜和萬大漁類批發市場的中繼市場,每日承銷量需達到400公斤或銷售額1萬才可使用,但像蓮霧有大小月,不是每個月業績都能順利達標。

台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承銷人廖先生說:「北農另外有1萬塊的要求,並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達得到,如果說這個規定,其實可以有彈性的話,對我們業者會比較好。」

頭戴標語,就算冒大雨也要表達訴求,甲乙丙種承銷人組成自救會,控訴北農去年12月底表示,與五大公協會達成共識,但協商過程不透明,也不具代表性,零批場管理規章的修正草案應立即撤銷,否則40%的承銷人都會受到衝擊。

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甲乙丙種承銷人自救會會長劉炎坤表示,「北農他逕自修改了零批場管理規章,整個管理規章的架構,跟108年舊的版本完全不一樣,然後這一點也沒有經過我們業者同意,就逕自於五大公會拍拍手就同意了。」

北農對外回應,零批場是公有土地,但卻發生位置轉租、轉讓、未收租金等情況,經過與公協會溝通才更改協議書內容,會有8至9成的承銷人可達到目標,不會有淘汰4成承銷人的情況,對於自救會抗議,北農表示正在準備聲明稿,截稿前尚未回覆。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